论尼采的“游戏”美学
本文关键词:论尼采的“游戏”美学
【摘要】:生成的游戏、解释的游戏和永恒轮回的游戏,是理解尼采"游戏"美学的三个步骤。这种"游戏"美学启示我们:世界始终处于生成之流中,我们从来都是以审美的方式对世界不断重新解释和评价,我们不拥有实在和真理,只经历形式和修辞;永恒轮回的世界游戏带来了新也毁灭了新,既揭示了生命过程的非线性和无理性,又嘲弄了人生目的和意义的虚构性,但是世界需要在这种虚无中运转更新而永葆活力。从这种意义上说,审美冲动根本上是一种强大的权力意志,它创生世界,也创造虚无,它在生命与世界的嬉戏中成就最伟大的快乐,即艺术的快乐。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尼采 游戏 修辞 审美
【分类号】:B516.47;B83-0
【正文快照】: 游戏是西方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范畴,从古希腊开始,游戏就已经同人们的哲学思考联系在一起了,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都谈到过游戏。另外,游戏还在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人的思想中一再出现。美学史上的游戏其核心含义是自由,这种自由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人们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海勇;;真理与谎言之辨——理解尼采哲学的新起点[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香;光的启示——谈“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单传友;;时间间距:意义的创生之渠——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胡志明;;尼采与卡夫卡:现代世界两个孤独的行走者[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牛文君;;具体化:关联伽达默尔诠释学和实践哲学的重要概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鲍永玲;;共在、同居和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娄开生;;试析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传统观[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邓晓东;;生命的狂欢——沈从文的《柏子》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9 吴威德;;古希腊悲剧中女性复仇母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10 毕卫东;;《悲剧的诞生》的二元性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比较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及其在当代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葛舒荃;;从海德格尔的角度看保护自然美的实践选择[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刘巧利;;《拉刻斯篇》中苏格拉底对于“勇敢”的德性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张同胜;;关于《水浒传》误读误解问题的探讨[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观简论[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何华;;解读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语言转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万莲子;;池莉与潘诺娃日常写实小说的文化魅力[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7 冯亚;普鲁塔克政治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卓;影像的生命——德勒兹电影事件美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治红;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茶馆》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黎益君;企业理念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8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卫华;马克思哲学价值论及其当代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虎头;;鞭影下的尼采[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11期
2 帅建华;;从“超人”理想看尼采哲学的理性价值[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李克;;漫议尼采哲学[J];晋阳学刊;1988年05期
4 郭健彪;杨振贤;;“超人哲学”检视[J];湖湘论坛;1996年03期
5 金玉玲;张峰;;试述尼采认识论的基本思想[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余献勤;;试论俄国象征主义对尼采音乐精神观的接受[J];俄罗斯文艺;2008年03期
7 汪堂家;;一个后结构主义者眼中的尼采[J];读书;1987年01期
8 肖冬松;人的超越和文化的重建──略论尼采哲学的内在精神[J];学术论坛;1997年02期
9 陈嘉明;;现代性的虚无主义——简论尼采的现代性批判[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钱碧湘;;钱钟书散论尼采[J];文学评论;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包立峰;;怨恨与爱:舍勒就基督教道德对尼采的误解[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宁宁;;尼采对王国维与陈铨的影响[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3 谭华;;探索“送冰的人来了”接受之谜[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5 郑飞;;试用语料库分析《悲悼》中海岛的意象[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红岭;;《共产党宣言》与现代欧洲虚无主义[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大学 徐强 易佑民;尼采哲学 对当今教育的启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徐强 易佑民;尼采哲学对当今创新教育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戴本刚;一束流向黑暗的火焰[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范方俊;尼采与《人性的,太人性的》[N];光明日报;2006年
5 张蕾;深交秋冬音乐季开幕 交响乐诠释尼采哲学[N];音乐周报;2005年
6 邓广(书评人);纠缠不清的身体[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玄武;原来还可以用这种方式看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海东;德国文学在中国的解读和误读[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雷达;《天雷》:沉沦与救赎中的追问[N];文艺报;2007年
10 吴s搴蚊窠,
本文编号:983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8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