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与反思:对音乐教育组织MayDay Group的个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话与反思:对音乐教育组织MayDay Group的个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ayDay Group 音乐教育 对话 批判性反思 跨学科
【摘要】:本文以国际音乐教育组织MayDay Grou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访谈法对MayDay Group的行动理念、学术议题、运作方式与国际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以期了解国际音乐教育学术前沿动态,为国内音乐教育学界带来借鉴与启示。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包括问题缘起、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第二章为MayDay Group的文献综述,主要对MayDay Group的历史、理念、组织与成员概况以及座谈会文献与ACT电子期刊文献进行了综述与分析。第三章为访谈,通过对MayDay Group两位创始人Thomas A. Regelski与Terry Gates、包括David Elliott与刘沛教授在内的10位成员、以及一位非MayDay Group成员的访谈与分析,深入了解MayDay Group的学术贡献及国际音乐教育学者对它的理解。第四章为讨论,尝试通过多种视角对MayDay Group予以解读,并探讨了其对中国音乐教育可能的启示。 通过对MayDay Group的全面考察,本研究认为MayDay Group的实践哲学立场、对话、批判性反思与跨学科等特征,不但为国际音乐教育领域持续输送着高质量的理论养分,更为中国音乐教育递上一幅极有价值的学术图景。
【关键词】:MayDay Group 音乐教育 对话 批判性反思 跨学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问题缘起:倾听世界的声音8-9
- 1.2 研究对象:MayDay Group9
- 1.3 文献综述9-10
- 1.3.1 本研究相关文献综述9-10
- 1.3.2 本研究文献来源综述10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10-12
- 1.4.1 研究目的10-11
- 1.4.2 研究意义11
- 1.4.3 研究方法11-12
- 第二章 MayDay Group的文献研究12-59
- 2.1 MayDay Group概述12-20
- 2.1.1 MayDay Group剪影12
- 2.1.2 时空的重组:MayDay Group的历史素描12-14
- 2.1.3 MayDay Group的名称的由来14
- 2.1.4 MayDay Group的行动理念14-15
- 2.1.5 MayDay Group的组织构成15-17
- 2.1.6 MayDay Group的运行机制17-18
- 2.1.7 MayDay Group的成员18-20
- 2.2 MayDay Group的学术文献研究20-56
- 2.2.1 MayDay Group座谈会的文献综述20-34
- 2.2.1.1 穿越时空的记录:1993年第一届MayDay Group座谈会实况22-34
- 2.2.1.2 分析:始于提问的反思34
- 2.2.2 MayDay Group学术期刊(ACT电子期刊)文献综述34-53
- 2.2.3 分析:ACT电子期刊的特征53-56
- 2.3 分析与小结:MayDay Group的学术关注56-59
- 第三章 MayDay Group的访谈59-96
- 3.1 访谈的设计与目的59-60
- 3.2 对MayDay Group两位创始人的访谈60-74
- 3.2.1 对Thomas A.Regelski的访谈60-68
- 3.2.2 对Terry Gates的访谈68-74
- 3.3 对MayDay Group成员的访谈74-88
- 3.3.1 对David Elliott的访谈74-76
- 3.3.2 对八位MayDay Group成员的访谈76-83
- 3.3.3 中国学者眼中的MayDay Group——对刘沛教授的访谈83-88
- 3.4 他者眼中的MayDay Group——对Jeffrey Martin的访谈个案88-90
- 3.5 分析与小结90-96
- 第四章 讨论96-102
- 4.1 对MayDay Group的多角度解读96-100
- 4.1.1 音乐教育哲学之视角96-97
- 4.1.2 批判理论之视角97-99
- 4.1.3 交往理性之视角99-100
- 4.2 讨论——对我国音乐教育可能的启示100-102
- 参考文献102-117
- 附录117-189
- 附录1:历届MayDay Group座谈会纵览117-129
- 附录2:我与Thomas Regelski的通信129-152
- 附录3:我与Terry Gates的通信152-165
- 附录4:我与Elliott的通信165-169
- 附录5:我与八位MayDay Group成员的通信169-186
- 附录6:我与Jeffrey Martin的通信186-189
- 人名索引189-192
- 术语索引192-193
- 致谢19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毕磊;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访谈活动结果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张蕾;李伟明;;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新路探析——解读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办学模式[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5 刘新学;;心理学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钱铭怡;章晓云;黄峥;张智丰;聂晶;;大学生网络关系依赖倾向量表(IRDI)的初步编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吕新强;百年来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常永才,孟雅君;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革新:文化人类学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9 徐改;RUC式“生活历史法”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张红川,王耘;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玲;黄瀊飞;;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情感渗透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炜;;论新时期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解释学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云;权力下放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2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8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9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浩;非制式评量透视[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柏华;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军梅;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沈晖;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一种人种志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仇建平;珠海初中生学习观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020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02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