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安倍圭子的马林巴音乐与演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3:29

  本文关键词:安倍圭子的马林巴音乐与演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林巴 打击乐 演奏


【摘要】:安倍圭子(Keiko Abe)是国际著名的打击乐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她以高超的技艺、敏锐的感受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创作出了风格多样的作品,对安倍圭子先生的马林巴音乐风格和演奏方式进行具体研究,能够让大众加深对安倍圭子及其作品的了解和认识。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现代器乐系;中国打击乐学会;
【关键词】马林巴 打击乐 演奏
【分类号】:J625
【正文快照】: 一、安倍圭子和她的马林巴音乐十二岁时,安倍圭子第一次接触到马林巴,从此开启了她的马林巴演奏的学习,并在大学毕业后创立了马林巴琴三重奏(Xebec)巡回演出流行乐曲。后来,安倍圭子投身古典音乐的领域,随着著名的NHK乐团演出,并在五年间推出十三张音乐专辑。自一九六九年以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建华;现代作曲技法运用的初步尝试——浅谈《民乐与打击乐》[J];音乐探索;1988年04期

2 吕青山;品味拉丁打击乐(下)[J];乐器;2001年10期

3 江江;深秋对话──一场琵琶与打击乐的即兴演奏[J];中外文化交流;2001年02期

4 景作人;锤下的寂、动、情、趣——听箭丽打击乐团音乐会[J];音乐爱好者;2004年07期

5 王以东;开设打击乐共同课的教学心得[J];中国音乐;2004年04期

6 李真贵;来自台湾“心”的撼动——听朱宗庆打击乐团音乐会[J];人民音乐;1996年03期

7 ;乐韵斑斓鼓作声──记英国女打击乐演奏家依芙琳·格兰尼[J];国际音乐交流;1997年06期

8 王建宗;;论戏曲打击乐的组成与功能[J];戏剧文学;2003年06期

9 王小庆;从《滚核桃》看民间鼓乐的发展[J];当代戏剧;2004年S1期

10 刘洪波;“武场”与文化[J];戏剧文学;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媛;;试论钢琴演奏教学中听觉、触觉、视觉的协同[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张斐;;文化传承与认同中的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邹敏;;浅析演奏巴赫作品时右踏板的使用[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王正明;;川剧唢呐曲牌及其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丁丹;;浅谈钢琴弹奏时的放松问题[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叶思敏;;复调共同课教学笔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潘屹;唐小木;;论钢琴套曲《他山集》演奏上的技术处理[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孟茜;;奏出优美的旋律——手风琴中音乐感的表现[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景佳;;如何演奏巴赫的《创意曲》[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10 闫琛;;浅议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越声;“打”出一片新天地[N];音乐周报;2005年

2 李西安;寻找“红樱束”[N];音乐周报;2005年

3 徐雅婕;自由驰骋的天地[N];音乐周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李雷;打造品牌教育 演绎智慧人生[N];音乐生活报;2010年

5 记者 孟绮;鼓乐庆典为奥运造势[N];音乐周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李瑾;让女性“弄潮”打击乐[N];音乐周报;2000年

7 金兆钧;一束红樱见精神[N];中国艺术报;2004年

8 沈德成;音响与节奏的韵律[N];青海日报;2007年

9 顾新勇;纳格拉:沙漠戈壁中的热情鼓点[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阎红斐;红樱束好似风暴女神[N];中国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陈欣;几种常见民族乐器演奏音高测定及相关律学等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3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洪;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7 夏凡;有品乐器律制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NGUYEN THI HOA DANG(阮氏华灯);越南西原地区少数民族竹类乐器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10 冯欣欣;序列理念的笃行者——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钢琴曲I-XIV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舒艺;浅谈罗萨罗《七个变奏曲》在马林巴训练体系中的重要性[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2 张祖晶;纳波沙 舒万 伊瓦科维奇马林巴作品—《最后通牒》演奏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杨于佳;演奏者合作能力培养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4 王晔;计算机音乐制作中打击乐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5 于飞;音乐治疗对演奏者舞台紧张焦虑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白海川;安倍圭子马林巴作品及演奏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7 李瑛梅;马林巴琴演奏技法与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华;论复合双跳的重要性[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9 王珏;从演奏者的角度看拉威尔的《镜子》[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蔡思源;浅谈长号重奏在学习中的重要性[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086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086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f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