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浅谈《行路的哥哥莫心焦》的“韵味”

发布时间:2017-10-26 02:11

  本文关键词:浅谈《行路的哥哥莫心焦》的“韵味”


  更多相关文章: 浅谈 《行路的哥哥莫心焦》 韵味


【摘要】:我们演唱一首歌曲,总是强调要唱出这首歌曲的“韵味”。“韵味”原本作为我国古代诗学范畴,是以乐和诗、以味喻诗的美学总结。其中,“韵”是与人的听觉相关的乐的美学特性,体现的是“诗”与“歌”的密切关系;“味”是与味觉相关的概念,经过美学转换后成为审美品评的重要标准,“韵”、“味”合二为一,用来指审美对象绕梁三日、令人回味无穷的审美效果。 一首歌曲的“韵味”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但笔者认为比较关键的是这首歌曲本身的词曲风格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如果没有好的语言,就无法很好地表情达意;如果没有动听的音乐,就难以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而没有充沛的情感,作品则会显得苍白无力,难以打动观众。所以,要想演唱出一首作的“韵味”,就必须较好地理解这首作品的词曲风格和情感等内容。 《行路的哥哥莫心焦》是一首基于原始陕北民歌曲调,采用现代手法和音乐元素创作出来的一首作品,独具陕北民歌特色。本文拟从声音、情感、语言三个方面,谈谈对其“韵味”表达的体会。文中第一部分,笔者主要对陕北的地理、陕北的民歌做一个简要介绍,让读者对陕北这片土地和陕北民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主要谈一谈《行路的哥哥莫心焦》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以期让大家对这首作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第三部分,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演唱方法,从润腔发声、感情表达、语言处理等三个方面,浅谈一下自己在演唱这首作品时对其“韵味”的理解和表达。希望能与各位老师、同学和陕北民歌的爱好者共同探讨。
【关键词】:浅谈 《行路的哥哥莫心焦》 韵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前言7-8
  • 第一章 我心中的陕北和陕北民歌8-10
  • 一、陕北的地理8
  • 二、陕北的民歌8-10
  • 第二章 《行路的哥哥莫心焦》的创作背景10-13
  • 一、《行路的哥哥莫心焦》的作者介绍10
  • 二、《行路的哥哥莫心焦》的创作背景10-13
  • 第三章 我对表达《行路的哥哥莫心焦》的"韵味"的体会13-19
  • 一、《行路的哥哥莫心焦》的"韵味"在"声"上的表达13-15
  • (一) 通过科学发声来表达13-14
  • (二) 用润腔的方法来表达14-15
  • 二、《行路的哥哥莫心焦》的"韵味"在"情"上的表达15-16
  • (一) 触景生情15-16
  • (二) 以情带声16
  • 三、《行路的哥哥莫心焦》的"韵味"在"字"上的表达16-19
  • (一) 方言的独特魅力17-18
  • (二) 衬词的巧妙运用18-19
  • 结语19-20
  • 参考文献20-21
  • 致谢21-22
  • 附件:《行路的哥哥莫心焦》简谱22-23
  • 个人简历2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云;;陕北民歌:源头、灵性与革新之路[J];延河;2011年09期

2 程琴;;电影视野中的陕北民歌[J];飞天;2011年12期

3 程琴;;陕北民歌文化生态探析[J];大家;2011年14期

4 马中海;;陕北民歌《兰花花》的音乐学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5 白描;;乡土资源与经典意识[J];艺术评论;2011年09期

6 孙溱;;陕北信天游的语言特点[J];大舞台;2011年06期

7 强东红;;略论民歌缓解现代性焦虑的文化功能——以陕北民歌为例[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8 张辽艳;;试谈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9 黄文君;;由《走西口》引发的对陕北民歌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2期

10 李思华;;陕北民歌的文化价值及发展趋势探究[J];文教资料;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利;;优美动听的陕北民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唐流德;;学科编辑要有文化韵味[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3 彭雁萍;;《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经典片段对比赏析[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智华;;韵味与中韩影视[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丁雪;安翔;孟子厚;;京味吆喝声的韵律特征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朱维全;王永利;;红红火火的陕北秧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李贵龙;白洲生;;吼天撼地的陕北唢呐[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李纪祥;;咖啡馆十分钟——存在主义的[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9 翁鹏程;;强化引导 振兴潮州单丛茶产业[A];2011广东茶产业发展论坛(专刊)[C];2011年

10 张燕;;保护发展民歌艺术的功臣——听専恩凤老师唱歌有感[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飞林 本报记者 王淑玲;陕北民歌亟待保护[N];陕西日报;2004年

2 王建瓴;陕北民歌——中国人永恒的记忆[N];陕西日报;2004年

3 通讯员 万斌 记者 晓阳;全力打造陕北民歌品牌[N];陕西日报;2009年

4 记者 石志勇;西安成立专门团队研究陕北民歌创作[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记者 强国峰;陕北民歌大舞台走进延安姚店工业园区[N];延安日报;2009年

6 特约撰稿人 龙云;遭遇陕北民歌[N];陕西日报;2009年

7 梁严冰 刘蓉;论近代陕北民歌[N];团结报;2010年

8 王建秦;传承和创新:陕北民歌生命之本[N];榆林日报;2010年

9 垄耘;魅力永远的陕北民歌[N];榆林日报;2010年

10 王建秦;产业化:陕北民歌发展的直接动力[N];榆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涵;浅谈《行路的哥哥莫心焦》的“韵味”[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2 程亮;陕北民歌合唱形态及其审美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红;陕北民歌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姣;陕北民歌的审美特质[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杨利;近代陕北民歌与陕北社会变迁[D];延安大学;2010年

6 杨延文;论陕北民歌在初中音乐课程中的开发与运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婷;方言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作用与意义[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8 寇利利;陕北民歌演唱方法对当代民族声乐演唱的启示[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9 王新惠;试论陕北民歌及其演唱风格[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梦;美声唱法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096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096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1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