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浅析维拉罗伯斯吉他作品

发布时间:2017-10-30 01:27

  本文关键词:浅析维拉罗伯斯吉他作品


  更多相关文章: 维拉罗伯斯 吉他 不同时期的作品 作品分析


【摘要】:吉他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三千年前古埃及的耐法尔,古巴比伦和古波斯的各种古弹拨乐器。纵观其音乐发展之路,实乃蜿蜒而曲折,可谓大起大落,十七世纪,吉他首先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盛行.文艺复兴时期及巴洛克时期,吉他的前身鲁特琴和比维拉琴在宫廷音乐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到十八、十九世纪,吉他发展才达到它的黄金时代,在这期间涌现出众多的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特别是卡尔卡西、卡路里和索尔等伟大的吉他大师,他们集演奏创作于一身,为吉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精美的作品,并编写了吉他教程,极大的推动了吉他音乐的发展。而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弗朗西斯科.塔雷加的出现更是将吉他音乐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发展且改进了吉他的演奏技巧,丰富了吉他的表现力,后世更是尊称他为“现代吉他之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钢琴音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响乐队编制亦日趋庞大,吉他音乐逐渐走向衰落,淡出舞台,加上主流音乐圈对吉他本身的偏见,更是将吉他视为“街头乐器”,迫使吉他再次陷入低谷,处境极其尴尬而不堪。维拉罗伯斯的出现赋予了吉他新的生命,他决定重振吉他,使吉他恢复其应有的音乐地位,他将古典印象派和新民族乐派完美的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把西方传统音乐的作曲技法与巴西本土的民族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吉他本身的音乐特点,为吉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且空前而成功的对吉他演奏技术进行革新,丰富了吉他的表现力,留下许多宝贵的艺术品,这些作品包括:流行的巴西组曲和肖罗1号,12首吉他练习曲,以及5首前奏曲,和一首为吉他小型乐队所作的协奏曲。 本文通过对维拉罗伯斯的生平以及不同时期吉他作品的解析与研究,将更深一步讨论维拉罗伯斯对于当今吉他音乐的发展意义。
【关键词】:维拉罗伯斯 吉他 不同时期的作品 作品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23.2
【目录】:
  • 论文摘要4-6
  • 序言6-7
  • 第一章 维拉罗伯斯的生平7-10
  • 第一节 童年时期7
  • 第二节 少年时期至青年时期7-8
  • 第三节 成熟时期8
  • 第四节 中年至晚年时期8-10
  • 第二章 维拉罗伯斯及其不同时期的吉他作品10-36
  • 第一节 早期的作品10-18
  • 1. 流行的巴西组曲12-14
  • 2. 肖罗一号14-18
  • 第二节 中期的作品12首吉他练习曲18-25
  • 第三节 五首吉他前奏曲和一部吉他协奏曲25-36
  • 第三章 维拉罗伯斯对于当今吉他音乐发展的影响36-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野;;浅论吉他的演奏风格[J];艺术教育;2010年11期

2 姜涛;;吉他在乐队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1年04期

3 王辉;;浅谈古典吉他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4 何青;;索尔吉他音乐作品初探[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莫秀群;;论琵琶和吉他的远亲关系[J];大舞台;2011年01期

6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以巴赫《第二号琉特琴组曲BWV997》为例[J];艺术探索;2007年S1期

7 杨育林;;罗兰·迪恩斯与吉他的“法国香颂”学派[J];北方音乐;2010年02期

8 严婷;;录制古典吉他曲[J];音响技术;2006年02期

9 陈芸;李小汾;;毕加索作品中的吉他主题与变奏创作[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荀雨辰;陈[,

本文编号:1115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15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5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