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宁夏花儿的执拗性文化认同与媒介化价值批判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02:37

  本文关键词:宁夏花儿的执拗性文化认同与媒介化价值批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宁夏花儿 执拗性 文化认同 媒介化 价值批判


【摘要】:媒介化引致了花儿在传播中的价值分化,加剧了花儿原真性保持与媒介化变异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阐释宁夏花儿的存在空间主体性意涵及其形成、演化和变异的脉络,是理解宁夏花儿执拗性文化认同与媒介化关系的创新视角。增强花儿的执拗性文化认同才是宁夏花儿的媒介价值的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宁夏花儿 执拗性 文化认同 媒介化 价值批判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花儿是流传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四省(区)的一种民间歌谣。宁夏花儿作为一个独特的门类单独划分出来并引起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①②。作为根植于宁南山区特殊地域空间与民族文化中的本土性口头文学艺术形式,宁夏花儿融汇了陕北信天游和阿拉伯音乐风格,成为生长并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屈文q;“花儿”的空间系统[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高传峰;;宁夏六盘山花儿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卢小兵;;对比宁夏山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情爱表达的性格特征[J];参花;2012年12期

4 王军林;;从传播学角度看“花儿”的传承[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传播中的仪式对于群体归属感建立的作用分析[J];编辑之友;2012年06期

2 管文琦;;媒介仪式对国族认同的建构与强化——以2011年春晚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10期

3 邵静;;媒介仪式:媒介事件的界定与仪式化表述——以我国的春节联欢晚会为范本[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陈钢;;试论人际传播在“差序格局”中的嵌入——以中国乡土社会为考察对象[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冯济海;;边疆文化的影视书写——论纪录片《茶马古道》的人类学意涵[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潘陆琴;;论影响新闻制作的三因素[J];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王颖吉;;威廉·詹姆斯对大众传播研究的影响——以李普曼和帕克为中心的研究[J];当代传播;2009年06期

8 胡翼青;吴越;;新闻客观性的幻象与大众传播研究的缘起[J];当代传播;2010年02期

9 邵培仁;范红霞;;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J];当代传播;2010年03期

10 张兵娟;;电视媒介事件与仪式传播[J];当代传播;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志武;;传媒影响世界 教育引领传媒[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张建中;;詹姆斯·凯瑞与美国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麦尚文;;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价值观呈现与传播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邵静;;以不变应万变——试析我国春节联欢晚会的仪式化特征[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闫宏秀;;技术物传播:价值选择的视角[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勇锋;;经验功能主义:还原、反思与重构——对中国语境中传播学经验功能主义的再认识[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艳丹;;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以俄罗斯红帆节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常启云;;群体传播与宗教认同[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金石;彭敏;;论民文报纸与少数民族文化权利[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10 钱进;;塑造权威——再析3.14拉萨事件中外国驻华记者的新闻实践[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周鸿雁;仪式华盖下的传播:詹姆斯·W·凯瑞传播思想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徐帆;制造角色:凤凰卫视的生产机制研究(1996-2011)[D];复旦大学;2011年

8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9 连旭;大跨体育建筑有效地域文本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邢虹文;受众的社会分化与社会认同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郭艳芝;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信息传播[D];湘潭大学;2010年

3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4 郑晓燕;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D];南昌大学;2010年

5 陈蕾;传播学范式批判与重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温皎阳;在传播与反馈的博弈中前行[D];西北大学;2011年

7 张丹丹;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政府形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陈小燕;网络下载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柯佳;CCTV1黄金档热播剧仪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明锋;春晚—一个世俗神话的建构与阐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柯杨;听众的参与和民间歌手的才能——兼论洮岷花儿对唱中的环境因素[J];民俗研究;2001年02期

2 薛正昌;;“花儿”三大流派之一——六盘山花儿——张明星与他的花儿析论[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3 张雪敏;;回民小调、河湟“花儿”与陕北“信天游”的音乐渗透[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4 荆兵沙;;试论宁夏海原“花儿”的押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图;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认同[J];社会观察;2004年04期

2 田金长;;全球化场景中的文化认同——论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家的文化价值理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陈虹;;文化认同与中华网络文化建设[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袁瑾;;媒介想象与地域主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5 范碧鸿;陈媛;;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岭南学刊;2009年02期

6 崔海英;王晶;;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看美国华裔文学[J];作家;2009年10期

7 许强;;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万希平;康安平;;文化冲突时代的文化认同——基于全球化文化发展悖论的反思[J];未来与发展;2009年05期

9 刘少武;;和而不同:三峡移民安置地区域文化共同体的构建[J];大众商务;2009年16期

10 李洁;;论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认同[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杝W 明;;全球化社会的新媒体与文化认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邱翊;;文化认同与和谐青海[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3 郭芳;;文化认同与文化安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4 刘伯孳;;菲律宾华人文化认同与菲华社团[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庄博然;;文化交往全球化中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葛祥邻;;炎黄文化的十大文化认同表现[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7 杨建义;;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认同的发展演进[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8 凌厚锋;;精神重建与文化认同[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9 李春霞;;媒介讯息与彝族的文化认同[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10 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兼论电影电视在媒介化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嘉宾:有色一中校长 吴益民 主持人:程熳;从历史积淀中寻找文化认同[N];黄石日报;2010年

2 托马斯·麦格奈尔 美国德鲁大学哲学系教授;表层文化、深层文化和文化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杨勇军;随需应变 难在文化认同[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陈明华;当下情景中的文化认同问题[N];文艺报;2006年

5 实习记者 谢盾;重建中国的历史文化认同[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韩震;多重文化认同下的民族崛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颜光明;Volvo国产开启文化认同“战争”[N];中国商报;2006年

8 山东省新泰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黄建民;用文化认同打造高素质队伍[N];检察日报;2008年

9 韩 震 曲瑞华;文化认同问题的凸显及其效应[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韩震 李雅儒;多重文化认同[N];学习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长晖;混合现代性:媒介化社会的传播图景[D];浙江大学;2013年

2 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 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复旦大学;2004年

4 孙万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周翔;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与文化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林秀琴;寻根话语:民族文化认同和反思的现代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探索[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俞楠;“文化认同”的政治建构: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康海玲;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赵宴群;文化权利的确立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艳;民办学校文化认同的现状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梦萍;品牌日记[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建琼;闽台传统节日民俗体育特征及文化认同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4 韩辉;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东;文化认同的可能与现实[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马军;体育全球化与文化认同[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乔晓华;初任非沪籍教师对学校教师文化的认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杏玲;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丽红;和而不同,,一体多元[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10 莫小青;论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认同[D];暨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15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15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a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