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即兴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7-10-31 07:25
本文关键词: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即兴能力的培养
【摘要】: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即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强调综合性、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感知音乐要素与积累听觉经验基础上,激发潜在的音乐创造力与表现力,逐步培养审美意识,提高自身音乐素养与审美情趣,发展音乐实践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视唱练耳学习中,通过音乐实践丰富与完善基本技能学习。 本研究选取福建五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以及乐理与视唱练耳专业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音乐教育常用科学方法,对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即兴能力与即兴教学现状等进行调查与研究,并从学生的学习水平、理念与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两个方面分析调查结果。基于此,笔者从视唱练耳教学即兴能力培养的实施条件和教学实践目标两大方面提出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即兴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并从指导理论,学习主体,教材选择与教学内容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与深入思考。同时,笔者结合哲学,心理学的相关依据,对构建高师视唱练耳即兴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进行有意义的阐述。 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一命题的理论构建和初步实践探求,为高师视唱练耳学习中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即兴创作与表演能力提供一种教学对策与实施方法,为拉近视唱练耳教学与音乐实践活动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视唱练耳 即兴能力 模式 实践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3.1-4;G65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选题缘由9-12
- 1.2 研究综述12-16
- 1.3 研究意义16-17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7
- 1.5 相关定义的阐释17-19
- 第二章 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即兴能力调查分析19-37
- 2.1 调查研究设计19
- 2.1.1 调查对象19
- 2.1.2 调查内容19
- 2.2 调查结果分析19-34
- 2.2.1 学生的学习水平、理念与方法19-26
- 2.2.2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26-34
- 2.3 本章小结34-37
- 第三章 构建高师视唱练耳即兴能力培养教学模式37-45
- 3.1 构建高师视唱练耳即兴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37-42
- 3.1.1 构建高师视唱练耳即兴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哲学依据37-39
- 3.1.2 构建高师视唱练耳即兴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39-42
- 3.2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即兴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特点42-43
- 3.2.1 提倡以音乐活动作为教学过程主导42
- 3.2.2 培养即兴能力需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42-43
- 3.3 本章小结43-45
- 第四章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即兴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45-67
- 4.1 视唱练耳教学即兴能力培养的实施条件45-49
- 4.1.1 理论的支撑—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观45-46
- 4.1.2 学习主体—学生的主动参与46-48
- 4.1.3 教学的安排—教材的和合理选用与教学内容的规划48-49
- 4.2 视唱练耳教学即兴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目标49-63
- 4.2.1 深刻理解并综合运用音乐各要素49-58
- 4.2.2 提高对音乐的感知与记忆能力58-59
- 4.2.3 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力59-61
- 4.2.4 认可自身能力并促进自我愿望的提升61-63
- 4.3 教学实例63-65
- 4.3.1 初步感知阶段63-64
- 4.3.2 实践创新阶段64-65
- 4.4 本章小结65-67
- 第五章 结语67-69
- 附录169-75
- 附录275-77
- 参考文献77-8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81-83
- 致谢83-85
- 个人简历85-8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璇;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与实践[D];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121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2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