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碧霞祠道教音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09:31
本文关键词:泰山碧霞祠道教音乐研究
【摘要】:泰山丰富历史文化蕴育了泰山道教音乐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历史的特殊性,泰山民间信仰、古代帝王封禅、泰山道教等因素交互影响,为泰山道教音乐的发展营造了空间。因此本文首先从泰山信仰、古代帝王封禅、泰山道教三个方面谈及泰山道教音乐的历史源流及文化背景。其次,笔者通过实地考察采录泰山碧霞祠斋醮科仪,将音乐放到仪式中来观察,从仪式与音乐的结合中发现音乐之功能与互动规律。并对采录音乐做音乐形态分析,从经韵曲与器乐曲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总结泰山道教音乐之规律。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泰山道教音乐从某些方面表现出与古代宫廷祭祀用乐上的一致性。本文从历史制度与音乐本身两方面对这一论点进行论证,以期对这一历史现象有更合理和科学的认知。
【关键词】:文化背景 音乐构成 仪式用乐 音乐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序言7-10
- 第一章 泰山碧霞祠道教音乐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考察10-15
- 第一节 泰山历史文化与民俗信仰10-12
- 第二节 泰山道教音乐历史源流12-15
- 第二章 音乐构成与仪式用乐15-43
- 第一节 音乐构成15-20
- 一、乐器15-17
- 二、乐谱与乐曲17-18
- 三、乐人、乐队与演奏曲目18-20
- 第二节 仪式与用乐20-43
- 一、早晚课诵科仪音乐21-24
- 二、五岳祈福大法会及其音乐24-43
- 第三章 泰山碧霞祠道教音乐形态研究43-68
- 第一节 经韵曲形态研究43-55
- 一、节奏43-44
- 二、板式、速度44-45
- 三、旋律发展手法45-52
- 四、曲式结构52-55
- 第二节 器乐曲形态分析与研究55-62
- 一、板式56
- 二、宫调问题56-57
- 三、旋律发展手法57-61
- 四、曲式结构61-62
- 第三节 国家礼乐与泰山道教音乐的融合问题62-68
- 一、礼乐制度对泰山道教音乐的影响62-64
- 二、从音乐本体来看礼乐与道乐的关系64-68
-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1
- 致谢71-72
- 个人简历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恩君;泰山神信仰探微[J];中国道教;2004年01期
2 赵澜;《大唐开元礼》初探──论唐代礼制的演化历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3 王忠人;;道教经韵乐章与古代宫廷祭祀乐章[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4 周郢;;“碧霞元君”神号源起时代新考[J];民俗研究;2007年03期
5 项阳;乐户与宗教音乐的关系[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马吉玉,马晓春;泰山道教音乐[J];泰安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7 项阳;;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王小盾;唐代的道曲和道调[J];中国音乐学;199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雅莉;明代宫廷音乐[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2 逯凤华;泰山岱庙藏谱《玉音仙范》的相关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本文编号:1121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2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