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府民歌的生存危机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陕西西府民歌的生存危机及对策研究
【摘要】:陕西西府民歌是陕西宝鸡地区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西府民歌面临着市场萎缩、传承乏人、创作理念滞后等生存危机。对此本文笔者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开创民间音乐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 陕西西府民歌 生存危机 传承与发展
【基金】:2013年宝鸡市科技计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府民歌的生存危机与传承研究》(课题编号:2013R4-1) 2012年宝鸡文理学院重点项目《西府民歌的保护开发与传承研究》(课题编号:ZK1202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陕西西府民歌的生存危机“西府”乃陕西人对宝鸡地区的泛称。陕西西府民歌是陕西宝鸡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它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凤县、宝鸡县西山、眉县、陇县民歌的蕴藏量最多、地域特点最突出。西府民歌的发源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星;张熔;豆军红;;“西府民歌”的考察与研究[J];黄河之声;2011年04期
2 乔建中;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资源[J];音乐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宗芝;;浅谈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演奏技巧及情感表达[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2 耿声涛;张小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从秦腔板胡曲《欢音杀妲己》与《苦音杀妲己》试比较二胡与板胡的应用[J];北方音乐;2009年04期
3 席军平;;兰州鼓子《吕蒙正赶斋》音乐特征分析[J];北方音乐;2010年09期
4 章佩君;;台州民歌的地域特色及其成因[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5 叶晨光;;浅谈视唱练耳教学[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6 佟鑫;;三首同词异曲的山西民歌《绣荷包》浅析[J];才智;2008年14期
7 许澄;;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成功(教育);2010年07期
8 曾世权;;浅谈民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杨宏伟;浅议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静;;美学角度探微科尔沁民歌原生态艺术形式的现代演绎——《嘎达梅林》从民歌到影视的文化建构[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解超颖;;普通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刍议[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东雪;当代泉州南音传承社会运行机制研究(1980年至今)[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思军;中国电子音乐作品中的东方语境[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王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7 高翔;“觉木隆”职业藏戏及唱腔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张延莉;评弹流派的历史与变迁—流派机制的上海叙事[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9 齐占柱;胡仁乌力格尔与乌力格尔图哆的亲缘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向华;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婧;保定老调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少楠;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保定老调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丹;论民歌演唱中的“润腔”[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霞;上党八音会的民俗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倪志凌;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歌唱技法探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甘春洁;民族艺术传承和发展的一种方式[D];云南大学;2010年
9 刘晓平;孟子故里民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唐琨;素朴齐风 至情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敏;;从《云南映象》论原生态舞蹈的传承[J];文艺争鸣;2010年16期
2 冯羿;;让传统民歌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3 尹青珍;对佛教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年03期
4 姚秀梅;刘胜男;;河北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杨勇;;对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在2009年中国管乐周研讨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2010年07期
6 陈思仰;;谈高校音乐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J];大众文艺;2011年06期
7 雷敏;;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解读大型藏族原生态歌舞乐《藏谜》[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黄橙橙;;“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音乐;2011年01期
9 陈木木;广西区内“吴格”歌谣的保存与发展——吴声歌曲遗迹初探[J];中国音乐学;2003年02期
10 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歆;;传统与现代的流变,民间与专业的交融——对芬兰当代作曲家诺根和其《第二堪特雷琴协奏曲》的研究与分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董茉;;冀东民歌的传承与发展[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吕美丽;;论民间舞“九狮图”的传承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冯光钰;;广东汉乐活态传象及发展的现代视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虞永良;;《汝尔歌》是一部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张晶晶;;试论辽西高跷的传承、保护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萨日娜;;草原传统音乐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创新与发展[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欢 通讯员 高天文 杜正龙;永宁侯冲手狮舞:在传承与发展中走向未来[N];南京日报;2010年
2 记者 咏梅;中蒙两国共同研讨 保护蒙古族长调民歌[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3 晋中市群艺馆 阎卯丽;浅谈地方小戏——太谷秧歌的传承与发展[N];山西科技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梁文;传承少数民族音乐创新教育是关键[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晗宁;传承与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通拉嘎;少数民族音乐60年:传承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路玲;兰州太平鼓的传承与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林力平;二○○八年舞蹈动态与亮点述评[N];中国艺术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欢;二胡人武汉聚首话发展[N];音乐周报;2007年
10 农冠品 覃承勤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原副主席;广西山歌学会会长;壮族山歌文化传承与发展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王昕;功修、祭仪、节庆中旋跳的舞蹈[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徐科锐;贺绿汀与中国现当代音乐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海英;方言学视野下的山西民间音乐[D];山西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毅远;传播传承与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文茉;埙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孙琳;蒙古族长调的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雷惠玲;湘西苗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婷;临沂民歌演唱风格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白洁;人口较少民族民歌传承的民族志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杨凡;当代古筝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岚;建国初期古筝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孙怡;王建民的古筝作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钟之岳;论笙形制的变革对其演奏艺术的发展影响[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133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3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