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英海钢琴曲《阳关三叠》特色赏析
本文关键词:黎英海钢琴曲《阳关三叠》特色赏析
【摘要】:钢琴曲《阳关三叠》是由我国传统古典音乐改编而成的,整首作品咏叹了深深的离情别意,以叠奏式结构将人类最为普遍的思念之情通过钢琴曲体现了出来,它是中国传统古典音乐与西方外来乐器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关键词】: 古典音乐 《阳关三叠》 钢琴曲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在中国文化中,传统音乐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可以体现出出古老中国的文化神韵。《阳关三叠》是中国传统古典音乐的代表,在这首乐曲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构成,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在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散发出新的光芒。中国古典音乐改编的钢琴曲很多,然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田园;;浅析黎英海声乐作品伴奏曲中和弦结构的民族化[J];大舞台;2010年09期
2 刘双;;歌曲《阳关三叠》艺术分析[J];大舞台;2012年08期
3 冯晓琴;;《阳关三叠》之琴声歌韵[J];艺术评论;2011年07期
4 李秀华;;从歌曲《阳关三叠》谈情感的艺术表现[J];音乐天地;2007年05期
5 仇海平;;琴心琴韵 古色古香——姜嘉锵演唱的古代歌曲《阳关三叠》评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艳;;琴声悠扬 一唱三叹——琴歌《阳关三叠》的演唱分析[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2 董兵;王倩;;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之唱论探究[J];北方音乐;2012年07期
3 黄琼瑶;;论古诗词歌曲的分类及其历史辙迹[J];大舞台;2012年12期
4 胡家秋;;古曲《阳关三叠》研究现状调查[J];歌海;2013年01期
5 巫东攀;;琴歌艺术鸟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孙明钰;;谈古诗词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J];黄河之声;2011年20期
7 翟羽佳;董兵;;自然超越 情景交融——姜嘉锵中国古典诗词演唱之意境塑造探析[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年05期
8 李娜娜;;琴韵声腔一咏三叹——琴歌《阳关三叠》艺术特征浅析[J];音乐时空;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燕梅;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色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曹艺凡;砥柱中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张卓;琴歌《胡笳十八拍》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4 贺琳琳;谈黎英海作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情”与“声”[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5 吴启慧;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特点及风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阳地;谭勇;;离愁别绪歌千载断肠声里唱《阳关》——琴曲《阳关三叠》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李京红;《夕阳箫鼓》的演奏心得[J];钢琴艺术;1997年05期
3 苏澜深;探中华之乐 求民族之风──黎英海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9年01期
4 杨荫浏;对古曲《阳关三叠》的初步研究[J];人民音乐;1956年06期
5 姚春霞;霍雨蕾;;从《阳关三叠》看我国古诗词与音乐的有机结合[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6 陈秉义;关于《阳关三叠》在明、清、民初和建国后流传的情况及其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李西安;钢琴曲《夕阳箫鼓》音乐分析[J];中国音乐;1982年01期
8 李祥霆;查阜西先生的古琴演奏艺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9 孟文涛;唐时《阳关三叠》唱法[J];中国音乐学;1991年01期
10 李凤云;张子谦先生古琴艺术初探[J];中国音乐学;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敏渝;古典音乐杂锦碟[J];家庭电子;2000年06期
2 张煦阳;;古典音乐快捷指南[J];视听技术;2006年02期
3 陈燕;;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完美交融的范例——乔治·温斯顿的《卡农变奏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4 ;肖邦的故乡——波兰[J];小演奏家;2010年10期
5 ;心碟推荐[J];音乐天地;2004年03期
6 孙达;;书架[J];当代人;2010年02期
7 杨士毅;;35年间的“十佳”古典音乐唱片[J];视听技术;1993年00期
8 张熠文;熠熠生辉的Chesky“轻松古典音乐”[J];视听技术;1999年10期
9 ;我们为何爱听“莫扎特”[J];青年科学;2004年12期
10 汪闵华;现代人的情感温泉[J];音乐爱好者;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欣欣;;从中国首部古典音乐电视片《梦幻曲》谈音乐欣赏教育课[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安平;;印度节奏圈——塔拉[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3 王耀华;;东方部分古典音乐的类型化旋律[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4 徐玲;;流行乐坛上的“复古”元素[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张谦;;试论北印度古典音乐中的即兴文化[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王培;;单簧管颤音的运用与教学初探[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钟代琴;;音乐治疗运用在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创新[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二十周年会庆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谢嘉幸;;音乐鉴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讲座提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陶倩;;大力发展引智工作,培养跨世纪优秀音乐人才[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备;外行和夕阳[N];音乐周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红艳;北京乐迷颠覆海丁克“白发说”[N];北京日报;2009年
3 马跃 译;CD变数码 古典音乐网上热卖[N];音乐周报;2008年
4 傅蕾 编译 刘甜 译;古典音乐新“噪音” 潮流时尚[N];音乐周报;2009年
5 宫海燕 译;美国广播减弱古典音乐引来听众不满[N];音乐周报;2006年
6 傅蕾;数字古典音乐振兴消费市场[N];音乐周报;2007年
7 吴洁丽 译;古典音乐也能使人失聪[N];音乐周报;2009年
8 记者 张欢;10万首古典音乐触手可及[N];音乐周报;2007年
9 实习记者 李红艳;中国是古典音乐新生的地方[N];北京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吴丹 特约记者 何玉卿;古典音乐的困境只是暂时的[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欣欣;序列理念的笃行者——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钢琴曲I-XIV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3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冯存凌;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张q,
本文编号:1134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3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