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音乐性与结构探析
本文关键词:《诗经》的音乐性与结构探析
【摘要】:《诗经》居"六经"之首,是我国最早的文献之一。《诗经》的结构主要表现在以四言为主的句式结构与三段式的重复结构上,这与人们当时的审美心理有关。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
【分类号】:I207.22;J609.2
【正文快照】: 古往今来,特别是近现代对《诗经》的研究硕果累累,研究视角不一而足。而把它作为一部歌词集进行音乐学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少见的,因为这关系到对《诗经》艺术本体的认定问题。宋代郑樵首先提出了以音乐作为《诗经》分类的标准。此后这种观点逐渐被大家接受。《诗经》所录全为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新;;论《诗经》的价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侯敏;;《易》与《诗》中的鸟[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3 李金坤;;《诗经》自然生态意识新探[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4 钟凤;;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诗经》中爱情诗歌小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5 苗慧;;略谈《诗经》的结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孙中华;;刍议《诗经》中的“雨”[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7 杨俊光;;原型批评视角下的吴歌鱼、莲意象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8 张树国;;图腾记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J];东方丛刊;2007年02期
9 张庆霞;;“和平中正”的雎鸠和鸣—探析《诗经·周南·关雎》的主旨及其文化内涵[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刘鸿雁;《诗经·周南·兔置》篇释词二则[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璐;朱熹训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刘鹏;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与演变[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邱晓;唐代登高诗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雅杰;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琨;先秦两汉诗歌的狂欢化色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薛立芳;毛奇龄“诗”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惠;荒野哲学与山水诗[D];苏州大学;2008年
9 杨俊光;唱歌就问歌根事[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兴爱;《诗经·邶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兰萍;钱钟书《管锥编·毛诗正义》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楚亚娟;论古代卫地婚姻礼俗文化[D];湘潭大学;2011年
4 苗纯娇;《关雎》、《东方之日》、《九m》的巫术咒语因素解读[D];延边大学;2011年
5 常苏美;《诗经》中植物意象的想象方式[D];华侨大学;2011年
6 牟莉莉;论《诗经》与中国古典园林[D];苏州大学;2011年
7 蒋丽霞;汉乐府音乐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齐慎;《诗经》植物与周人礼俗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张雪梅;《诗经》时代女性审美论[D];青岛大学;2007年
10 张庆霞;《诗经》婚恋诗的文化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敏;;古代诗词中月亮的多元意象[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李强;;论古代诗词中的远志意象[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白灵阶;;明月如何照黄昏——古代诗词中的“黄昏月”[J];文史知识;2008年07期
4 夏汉平;李健;;小草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作用与影响[J];草业科学;2009年06期
5 肖磊;;浅谈我国古代诗词中的“杨柳”意象[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6 李琳;;古代诗词中杨柳的文化内涵[J];文学教育(上);2007年06期
7 凌永成;辞中蕴情 言为心声——古代诗词“情”“辞”关系探微[J];语文世界(高中版);2003年03期
8 刘洁;;浅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杜鹃意象[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07期
9 郭蓓;;古代诗词中的离情别绪[J];文学教育(下);2011年07期
10 孙玉华;古代诗词用典的美学意义[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传才;;《诗经》和孔子的关系[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2 陈新雄;;孔子与《诗经》[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岳泓;;《诗经》中的原始生命观念[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4 吴培德;;浅议校补本《诗经通义(乙)》[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费振刚;;继承、超越——读刘毓庆编著《诗经图注》感言[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6 杜雁;曾璇;;《诗经》水景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双;;新时期《诗经》人物形象研究述评[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8 吴培德;;《诗经》之伦理观[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李添富;;孔子诗教理论的时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宋红;;古诗之吟唱[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抒雁;远古的回声:谁在歌唱?[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郑纯方;《诗经》也是城市的歌吟[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北京 陈永年;破解《诗经》研究千年公案[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杨桂青;把《诗经》解放为“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吴光;以《诗》证史 钩玄发微[N];光明日报;2007年
6 黄健;回到现场解读经典[N];文艺报;2007年
7 古水;诗经的科学解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卫建民;《诗经名物新证》刍议[N];文汇报;2000年
9 黄健;回到经典发生的现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胡祥云;意义在阐释中生成[N];安庆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军;诗经与周文化考论[D];苏州大学;2001年
2 吴晓峰;《诗经》“二南”篇所载礼俗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犹家仲;《诗经》的解释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0年
4 丁进;周礼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5年
5 程燕;考古文献《诗经》异文辨析[D];安徽大学;2005年
6 陆锡兴;诗经异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1999年
7 艾春明;《韩诗外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金坤;《风》《骚》诗脉传承论[D];苏州大学;2007年
9 黄冬珍;《风》诗艺术特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海敏;《诗经》燕飨诗考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学鸿;从《诗经》的君子之乐到孔子的人生之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彭燕;《诗经》女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向召;《诗经·郑风》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徐玲英;马其昶《毛诗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鸣镝;《诗经》修辞功能论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m,
本文编号:1165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6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