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
发布时间:2017-11-19 02:19
本文关键词: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
【摘要】:“真”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范畴之一,其从道家思想中滥觞伊始历经几千年,对我国审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审美意识席卷整个社会,影响之大堪称空前。而当前学术界对于此时期以“真”为美的审美意识对音乐领域的影响,至今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此作为出发点和目的,本文将从以“真”为美审美意识产生的历史原因及社会土壤;李贽、冯梦龙等文人以“真”为美美学思想在音乐上的体现;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对于明清俗曲、戏曲等艺术形式发展的意义几方面,系统详尽地来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 明中后期,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与此同时,明代的统治也愈来愈腐朽,上层阶级穷奢极欲,政治倒行逆施。文人为了冲破程朱理学僵死的教条和古板的八股取士带来的束缚,一直努力寻求出路。王学的应运而生及王学后学的大昌对当时思想界带来巨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上至文人阶层,下至市井民众,在生活观念和审美情趣上都表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都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解放、物质上的现实享受为目的。本文第一章运用历史分析法从经济、政治及哲学、文学、佛教之禅宗四个方面剖析明末的历史背景,以此来说明,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真”为美的审美意识发生、发展至最终席卷整个社会的必然性。也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前提。 在文盲占绝大多数的古代中国,文人往往是直接引领整个社会审美趣味变迁的主体。明中叶至清初,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历史条件影响,李开先、徐渭、李贽、汤显祖、冯梦龙等一批文人学士在诸如小说、戏曲等文艺方面显现出共同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主张。他们都重视真重视自然,倡导真情。在音乐方面的美学主张主要体现在民歌俗曲、戏曲、古琴三方面。本文第二章首先从传播学的角度,高度肯定了李开先、袁宏道、冯梦龙三人对民歌俗曲传播、发展的意义;其次,笔者将明清戏曲本色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明中叶嘉靖、隆庆年间——戏曲本色论的展开阶段;明万历年间至明末——戏曲本色论的深入阶段;清初——戏曲本色论的结穴阶段。并分别对每阶段代表性人物的戏曲本色理论进行分析比较,按照顺序依次是:展开阶段的徐渭、何良俊;深入阶段的沈t煛⑼蹑鞯拢唤嵫ń锥蔚睦钣妗R岳毙匝芯课鳎彩毙匝芯课ǎη蟀衙髑逑非旧鄣姆⒄孤雎缜逦卣瓜殖隼础W詈螅ü治隼铌蕖扒僬撸囊病泵姥馓岢龅谋尘昂驮颍运闹卮竺姥Ъ壑到锌隙ǎ飧雒獾奶岢鍪嵌杂跋旒盖甑那俚拦勰睢扒僬撸病钡墓环纯梗彩嵌浴八坎蝗缰瘢癫蝗缛狻鼻甓鄣墓粽健
本文编号:1201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20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