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声乐教学中对小教大专班声乐教学的探析
本文关键词:在声乐教学中对小教大专班声乐教学的探析
【摘要】:歌唱是人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歌唱在所有音乐表演形式中,又是最亲切、最美妙、最富感染力的一种。人都有生生不息的歌唱愿望,有对歌唱艺术的真诚喜爱。而这般执着的歌唱愿望和对歌唱艺术的喜爱,只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的文化表现和文化需求。因此没有什么艺术能像歌唱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参与者——浩浩荡荡的听众、爱好者,层出不穷的优秀人才,前赴后继、绵延不断的志愿者、后备军。近些年来除了专业院校的声乐学生外,又出现了高职高专中小教大专班的中师专业和幼师专业,这些专业都把声乐课当做必修课来上。 笔者自2004年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小教大专班声乐教师的职务,通过7年的教学经验,发现音乐教育界对小教大专班声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论文首先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小教大专班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为着手点,对小教大专班声乐教学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教学问题,例如:教学模式没有创新、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等。在这诸多问题当中,本文重点论述了如何对小教大专班的特殊性进行针对性教学,首先让学生掌握歌唱运动的基本原理,并且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对声乐歌唱技巧进行系统训练。笔者从发声方法到歌唱语言训练再到歌曲情感表达方面,对这些教学内容都不断的进行了研究探索,试图找到一条事半功倍的教学之路,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希望能够为今后小教大专班的声乐教学事业,提供一份可借鉴的资料。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16-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黎;音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因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宋雷;;关于歌曲演唱二度创作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吕茵;陈茜;;轻声唱法对花腔演唱的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何静;;怎样提高歌唱中的声情并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5 程虹;;学习声乐演唱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王路;;试析高师音乐教育开设声乐理论课的必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7 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马婷婷;;自信的歌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王立龙;;浅谈歌唱发声的方法纠正及新的声乐教学理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10 丁一凡;;浅析“中国唱法”提出的合理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徐美辉;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杰;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周亮;花儿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关系及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海萍;改革开放以来女中音声乐文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卓;借鉴、融通及其它——中西花腔女高音演唱艺术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玉兰;关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淋淋;从音乐社会学角度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左桂龙;正确的嗓音训练对嗓音疾病治疗的探索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文皓;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歌唱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国栋;康保二人台的艺术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静;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听觉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艳;《孔空声乐练习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13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21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