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生”的原貌、渊源与得名——兼论“说话”之“合生”
本文关键词:“合生”的原貌、渊源与得名——兼论“说话”之“合生”
【摘要】:《新唐书·武平一传》所说的"合生"歌舞就是唐中宗时流行的源自胡乐的《回波词》歌舞,其外来渊源是古印度的"著辞"歌舞,这种古印度的"著舞"特征,从佛经偈颂中可以窥见,而"合生"的得名也来自佛经。"合生"也是与唐代流行的杂嘲诗相融合的产物。《醉翁谈录》有"说话"之"合生"的明确记载和资料实例,此外,还可以从现存的"合生院本"名目中知其大略。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瓦舍文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部分成果,编号:06BZW039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唐宋伎艺中有所谓“合生”,对于它的原貌、渊源与得名等问题,至今还有诸多未探明处,例如据《新唐书·武平一传》“咏歌蹈舞,号曰‘合生’”看,可知“合生”最初是唐代的一种歌舞形式,但这种合生歌舞的原貌是什么,至今未见有人深究;说到“合生”的渊源,研究者大多将其追溯至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振良;合生考论[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2 刘晓明;;“合生”与唐宋伎艺[J];文学遗产;2006年02期
3 董上德;论《醉翁谈录》的性质与旨趣[J];学术研究;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2 崔志伟;;元明之际松江诗人“史诗”创作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曾良;蔡俊;;从词汇系统看中古汉语词义训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李松;唐代知识分子的旅游生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李聪亮;;侠风炽盛时代的李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邹建华;;历史演义小说“尚文”“崇史”特征比较——兼论李杨故事在历史演义小说中的传承[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翁小倩;;狐信仰兴衰原因的民俗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李文倩;;追溯唐朝历史上的胖美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9 李晖;唐诗“羯鼓”考[J];安徽新戏;1998年05期
10 圣玉杰;;论中国妇女“缠足”的变态美[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杝磊;;唐玄宗迁居西内考[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2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建春;;“识宝回回”与中国珠宝业的发展[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文昌;;论唐宋礼典中的佛教与民俗因素及其影响[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5 付婷;;武则天“畏猫说”再探——兼论唐代“猫”的形象[A];唐史论丛(第十五辑)[C];2012年
6 周左锋;;唐代药肆新探[A];唐史论丛(第十六辑)[C];2013年
7 郭超;;浅谈北京古都中轴线的发展历程及其保护[A];北京学研究2012:北京文化与北京学研究[C];2012年
8 杨金营;;试论蒙元对汉人南人的政策[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9 龙俊旭;;“娘”语义的历史演变考[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3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邹艳;月泉吟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太平广记》中的鼠信仰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3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銮;元代地方监察法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沈佳佳;元杂剧青楼戏的思想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余娇;霓裳清影千秋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欧阳秀敏;宋代占卜风气中的士人行为与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文飞;盛唐时期假日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郭延云;《水浒传》镜像中的郓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明,屠应超;论唐代杂剧的形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期
,本文编号:1247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247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