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对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花儿”对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出处:《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花儿” 思想道德教育 生活德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以爱情为主题的"花儿"是西北高原区各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因其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基本伦理价值判断而超越了爱情。在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大背景下,发掘"花儿"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有利于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丰富生活德育教育的形式,有利于西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稳定。保护和传承该民族精品,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内化到该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的全过程中。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花儿”作为西北地区广为传唱的一种民歌,既有独特的内容和审美意象、也有独特的唱腔和表达形式,因其扎根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当地群众对社会、人生等物质生产世界与精神生活世界的真实反映和价值追求,从而具有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艺术表现力。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马东平;河州爱情“花儿”中择偶观之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2 张巨斌;许吉芬;;简论西北“花儿”的社会功能[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王学俭;李晓莉;;精神生产视野中的公民文化成长与培育[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4 薛惠芝;论“花儿”中的民间美学思想[J];民俗研究;2002年03期
5 屈文q;“花儿”的空间系统[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阿进录;论“花儿”的基本主题与特色[J];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7 阿忠荣;试论“花儿”的文化内涵[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8 蔡秀清;试论“花儿”中的土族民俗风情[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倩;;论神怪小说对传统伦理秩序的维护[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褚帆;单毅;;透过地标建筑揭示文化本质[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3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赵锦;;“五四”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 邵孔发;;自然的人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程立涛;;“社会公德”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蒙冰峰;廉永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应然转向[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顾宏松;刍议大学生良好社会公德行为的养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孟凡周;;魏源人性论思想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向达;李娟;;中国传统文化伦理本位思想的源流及其影响[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龙建成;强建周;;信息化校园与大学德育的超越[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2 任永安;;对封建旧秩序的冲击与市民社会新秩序的整建——“三言二拍”思想内容新探[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3 黄守红;万波;;隔水问樵夫——王夫之德育思想对传统德育问题的解读[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4 王慧霞;张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自主发展型德育[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3年
5 刘宁;;中国评价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A];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保;中国文化因素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5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8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秦彪生;中共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春艳;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借鉴意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贺蕾;基层公务员独立型行政人格的建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任婉丽;中国共产党对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探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艳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道德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铮;高校日常学生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邓亚娟;学校教育中加强高中生责任感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陈伟;初中生网络交往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石丽丽;儒家“五伦”思想与中国伊斯兰“五典”思想的比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刘奕玲;当代我国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与对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沪宁;创造性再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地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2 陈付龙;;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的生成机制探微[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3 王学俭;高璐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公民文化建设关系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4 范长风;花儿功能的意义体系及其思考与表述[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4期
5 汝绪华;;论社会主义公民文化的建构——以均衡阶层话语权为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6 金太军;近现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变革的历史反思[J];江汉论坛;2000年01期
7 周蓉;;中国公民文化发展现状与建设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8 卢克刚;;民歌的美学特征[J];民族艺术;1989年01期
9 张君仁;“花儿”之民俗事象及其文化意蕴[J];民族艺术;2000年02期
10 徐理响;;协商文化:公民文化的话语转向——兼论中国式协商文化[J];求实;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1326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326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