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德彪西《为钢琴而作》的艺术特征及演奏中触键和踏板的特殊运用

发布时间:2018-01-03 12:21

  本文关键词:德彪西《为钢琴而作》的艺术特征及演奏中触键和踏板的特殊运用 出处:《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德彪西 为钢琴而作 艺术特征 触键和踏板


【摘要】:本文对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为钢琴而作》的艺术特色以及在演奏中触键和踏板的合理运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为钢琴而作》是德彪西的中期作品,包括序曲(Prelude)、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托卡塔(Toccata)。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创作生涯中,这部作品一直被认为是一部关键性的作品,同时体现了德彪西的崭新的音响理念。 本文分三章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析了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特点以及《为钢琴而作》这部作品的艺术特征,第三章对于触键和踏板在这部作品演奏中的合理运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习和演奏的实践经验,对这部作品的触键和踏板这两种演奏技法的运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旨在为自己和他人在学习和演奏这部作品时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Abstract]:In this paper, Acil Claude Debussy's Piano Works: < > for piano art features as well as the rational use of playing touch key and pedal, is discussed in detail. Debussy's works for Piano - >, including Overture (Prelude), Sarabande (Sarabande), Toccata (Toccata). Debussy's piano works in his career, this work has been regarded as a critical work, at the same time reflects Debussy's new sound concep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in this work, analyz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Debussy's piano music for Piano and < > this book, the third chapter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touch key and pedal to play this work in a detailed study, this paper based on previous study on learning and playing with their own practical experience, this works on the touch key and pedal of the two playing skills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for yourself and others in learning and playing this work.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文倩;;德彪西《月光》[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2 郑小龙;;惠斯勒绘画对德彪西音乐的影响[J];广东艺术;2010年04期

3 李丽阳;龚雪;;二十世纪音乐的先声——从德彪西的《大海》谈起[J];大家;2011年14期

4 李洁华;;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浅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5 逯佩琛;王娟;;德彪西钢琴作品《版画集》的创新因素探析[J];大舞台;2011年06期

6 李美丽;;德彪西《钢琴前奏曲》的主题发展原则探析[J];大舞台;2011年06期

7 杨嘉娜;;李赫特与阿劳《月光》演奏版本之比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8 董小蕾;;浅析钢琴演奏中的触键的重要性[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9 彭霞;;德彪西作品《月光》的印象派风格浅析[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6期

10 杨智莎;;对德彪西、拉威尔和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对比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闫琛;;浅议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董馨;;音乐疗法的两个方向[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4 黄小敏;;谈钢琴教学中对弹奏音色的把握[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王志远;王雅新;;在医学院校音乐欣赏课基础上开展音乐治疗学的尝试[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周耘;;用多元音乐文化塑造当代学生的音乐文化价值观——我的《世界音乐》教学体会[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跃;德彪西印象[N];音乐周报;2005年

2 高远;海与风的对话[N];音乐周报;2005年

3 王月明;朦胧美的乐曲[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萧冷;德彪西与印象主义[N];音乐周报;2002年

5 徐健;印象德彪西[N];江淮时报;2006年

6 刘玮;法国四重奏弦上演绎“德彪西”[N];音乐周报;2007年

7 武蓓琳;品味傅聪“诗意”钢琴[N];音乐周报;2008年

8 本报特派记者 柳青;《巡演》:情冷情热[N];文汇报;2010年

9 蒯畅;音乐入门读物要规范[N];音乐周报;2006年

10 卜大炜;来自狄德罗的感应[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萃;武满彻和声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2 刘奇;莫里斯·奥阿纳音乐语言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许志斌;武满彻中期作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甜甜;德彪西《为钢琴而作》的艺术特征及演奏中触键和踏板的特殊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陶宁;德彪西十二首钢琴前奏曲的演奏与教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3 韩笑;德彪西《为钢琴而作》的作品分析与演奏诠释[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4 王雁冰;德彪西第一部《意象集》之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晓燕;论德彪西音乐中的意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碧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文化中的德彪西音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段杨春子;德彪西管弦乐作品《大海》的创作分析与指挥诠释[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8 刘淳尹;对德彪西音乐创作中内含东方文化因素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雯;德彪西音乐的“印”“象”及在钢琴前奏曲中的体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晓霞;从德彪西《儿童园地》看其音乐创作的独特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73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373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d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