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专业女大学生演唱临场前应激状态分析
本文关键词:声乐专业女大学生演唱临场前应激状态分析 出处:《音乐创作》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声乐专业女大学生在汇报演出临场前及演出后的血清睾酮、皮质醇、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旨在探讨女大学生不同演唱水平,专业汇报演出时应激状态对演唱的影响。结果显示:声乐专业女大学生在专业汇报演出的应激状态下,无论是一年级女生还是三年级女生的血清睾酮、皮质醇含量均高于静息状态;一年级女大学生的血清睾酮、皮质醇含量较三级女大学生显著增高,脉搏频率加快,血压升高。经数理统计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声乐专业大学生良好的演唱心理素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演唱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演出实践,提高演出水平,锻炼演唱临场前应激状态下的心理调适能力。
[Abstract]:In this study, radioimmunoassay was used to measure serum testosterone, cortisol and blood pressure of female students of vocal music before and after the perform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singing level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male students of vocal music major in the stress state of professional reporting performance, whether the first grade girls or the third grade girls' serum testosterone. The content of cortiso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resting state. The contents of serum testosterone and cortisol in the first grade female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hird grade female students. The pulse frequency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increas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nclusion: in the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vocal music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inging, better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in singing, encourage students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performance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level. To exercise the ability of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the state of stress before singing.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郑州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声乐演员的演唱与声乐专业大学生的演唱状态都是人的高级生理与心理活动的反应。在校大学生无论是进行专业汇报还是个人演唱会等形式的演唱,都和演员的演唱一样,机体必须具有正确的生理状态和良好的演唱心理素质,才能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声乐专业的女大学生在演出临场前也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锐;;如何解决演唱中的紧张状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2 张智君,霍燕;大学生考期应激的特征及原因分析[J];心理学报;2001年02期
3 李丹;;声乐专业大学生演唱临场应激状态分析[J];音乐创作;2012年02期
4 刘东磊,栾荣生,罗晓辉,阳定宇,奚祖庆,杨柏林,张思海,邓莉,李佳圆;生活事件与人群综合健康效应关系的通径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年03期
5 宛霞,王俊丽,赵晓进,张红绪;应激训练对血清皮质醇、睾酮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有成,陈万;试论气质类型与歌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康国晶;;“松”与“紧”的辩证关系在歌唱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3 刘洪巨;;论声乐表演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4 马婷婷;;自信的歌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5 李巍;;谈声乐演唱中的自我控制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6 李磊;;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张敏桦;;高师声乐教学中儿童声乐教学的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刘临洪;;文人画墨色与声乐音色[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康慧丽;;论歌唱的主动与被动学习心理[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于敏;;高师声乐技能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徐军;;多彩的旋律——论音乐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2 涂怡岚;;论周小燕声乐教学整体观的形成和确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黄先文;张刃;;歌唱音乐治疗[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解鸿雁;王健英;;气质类型与歌唱学习行为评价的初步研究[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夏菲;;略论声乐表演中影响想象与情感的心理因素及其培养[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东琴;;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歌唱气质[A];2012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马玲;;论民族唱法中如何体现情感教育[A];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唱歌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启荣;游泳训练及益气补肾中药对睾酮合成的几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和机理初探[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3 王悦;以Engel模式为中心实施自愿戒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鞠金涛;游泳训练对水浸束缚应激大鼠免疫功能及胃肠粘膜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6 李杰;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萍;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8 陈庆果;老年人人体适应能力量表和常模的研制及其在体质研究中的应用[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9 单威;不同健身、生活方式对高教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体质健康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董德光;戏曲表演程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卓;借鉴、融通及其它——中西花腔女高音演唱艺术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玉兰;关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淋淋;从音乐社会学角度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娅卓;邯郸“街唱”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姗姗;论感觉在声乐技巧训练中的重要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秀昀;声乐教学术语的辩证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静;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听觉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荣家;“内心听觉”在声乐教学中的调控作用[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鹿凤琴;影响声乐教学与表演的心理因素[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姜兴东;合唱作品案头工作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锐;;如何解决演唱中的紧张状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2 蒲海星;;论声乐学习和演唱的应激[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S1期
3 宋新明,陈育德;老年人群健康功能的多维评价方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3年01期
4 ;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测验研究[J];江苏高教;1996年03期
5 凌文辁;用TAI量表对中国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测量与分析[J];心理学报;1985年02期
6 张智君,霍燕;大学生考期应激的特征及原因分析[J];心理学报;2001年02期
7 王伯军;;心身疾病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社会医学;1994年04期
8 梁宝勇;;生活事件与疾病[J];医学与哲学;1987年02期
9 宛霞,赵晓进,于广丽;陈氏太极拳运动时血浆胰岛素、睾酮的变化[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10 宛霞,王俊丽,赵晓进,张红绪;应激训练对血清皮质醇、睾酮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曼君;;论声乐专业学生的素质及综合能力培养[J];艺术教育;2006年04期
2 陈立芳;;高师声乐专业教材曲目选取刍议[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朱晓燕;;浅谈声乐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J];电影评介;2007年05期
4 刘红;;声乐专业应具备的四大要素[J];发展;2011年04期
5 岳李;;关于高师声乐专业教学课程的优化设置初探[J];音乐时空;2011年11期
6 ;“金嗓子”第二届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声乐专业教师与研究生演唱邀请赛专讯[J];艺术研究;2011年04期
7 孙和安;;怎样提高声乐专业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10期
8 王晋;;浅谈声乐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J];大众文艺;2012年22期
9 李丹;;声乐专业大学生演唱临场应激状态分析[J];音乐创作;2012年02期
10 王卉;;浅谈如何提高声乐专业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慧林 记者 张轶;市音协声乐专业委员会日前成立[N];大连日报;2010年
2 刁艳;如何确定声乐学习的专业方向[N];音乐周报;2011年
3 丁雅贤;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创建50周年回眸(二)[N];音乐周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若菲;驰骋音乐殿堂 坦露灵魂赤诚[N];音乐生活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窦智;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院校声乐专业发展概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海;甘肃省高等师范院校声乐专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璐辰;针对声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西安音乐学院;2014年
4 杨冰心;学习类型对声乐专业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遥;声乐学习及演唱的方法概论[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398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39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