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 中国民族唱法 美声唱法 共鸣腔体 发声训练 音色 全过程 发声练习 分析解释 声带 声音 出处:《四川戏剧》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发声发声的基本概念是:呼出的气流冲击和振动了闭合的声带,而产生音波,基音音波通过各共鸣腔体的反射,产生泛音,美化音色,扩大音量。至此,发声的全过程就告结束。这是现代的研究者们从机理、生理等方面对发声进行的分析解释。而早期的中国民族唱法研究对发声就曾有"如治丝者,引其端而后能竟其绪","此一字乃端也,未有失其端而绪不紊者。"徐大椿以形象思维的方式描述说明起唱的重要性,强调唱好起调一字以保持喉的稳定,使发声与歌唱紧密结合起来。
[Abstract]:First, the basic concept of sound and sound is: the breath out of the impact and vibration of the closed vocal cord, and produce sound waves, pitch sound through the reflection of the resonating cavity, produce overtone, beautify the sound color, expand the volume. The whole process of vocalization is over. This is the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of phonation by modern researchers from the aspects of mechanism, physiology and so on. "lead to its end and then be able to complete the thread", "this word is also, not lost its end and unsystematic." Xu Dachun in an image of the way to describe the importance of singing, emphasizing the sound of a word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throat. To combine vocalization with singing.
【作者单位】: 铜仁学院;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一、发声发声的基本概念是:呼出的气流冲击和振动了闭合的声带,而产生音波,基音音波通过各共鸣腔体的反射,产生泛音,美化音色,扩大音量。至此,发声的全过程就告结束。这是现代的研究者们从机理、生理等方面对发声进行的分析解释。而早期的中国民族唱法研究对发声就曾有“如治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奇;河南曲剧演唱技巧探微[J];中国音乐;2005年01期
2 曲春燕!100050,刘永祥!100050;京剧嗓音的声学分析及音域特征[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梅梅;声乐艺术教学中“柔软歌唱”的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高飞胜;开封二夹弦的考察研究及其未来思考[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3 严峻;一个京剧演员转型为歌唱家的个案调查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李怡;从《锁麟囊》看程砚秋唱腔的美学特征[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瑞海;;谈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联系[J];大舞台;2011年06期
2 章莉;;美声为何不美,何以更美?——对当代美声作品创作、表演的一些思考[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3 谢立山;;论美声唱法的历史局限性[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4 马秋华;;科学性、民族性、文化性、时尚性——在美声唱法中的具体体现[J];音乐创作;2011年05期
5 张红玉;罗淑娟;;美声唱法的起源发展及特点[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6 周杰配;;探究演唱外文作品达不到“声情并茂”的原因[J];美与时代(下);2011年06期
7 雷贞;;现代美声演唱方法的创新问题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8 陈晓霞;;跨界演唱切忌盲目——从民族和美声唱法的跨界谈起[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张梦馨;;浅谈如何在声乐表演中做到“洋为中用”[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10 周晶晶;;论学习美声唱法的感悟[J];才智;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建华;;“面罩”唱法在民族唱法中的运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王建群;王建;高下;沈晓辉;俞晨杰;杨烨;;美声与民族唱法中不同元音嗓音测试分析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3 车小红;;试论高校声乐教学的师生素质和教与学关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纪露;;高雅与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强独唱音乐会有感[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涂怡岚;;论周小燕声乐教学整体观的形成和确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6 聂秀娥;;弘扬音乐文化 服务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姜瑾;;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8 邱笑宸;;从《三国演义》片尾主题歌看通俗歌曲的语言运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杨瑞庆;;漫谈歌曲创新[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10 徐娟娟;;声乐教学中的辩证法运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庆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青年教师 王琳琳;美声唱法的特点和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N];音乐生活报;2010年
2 孙小宁;美声唱法:不仅是嗓子的竞逐[N];北京日报;2002年
3 刘文丽;试论美声唱法的特点[N];黔西南日报;2009年
4 马梅;谈美声唱法的欣赏方法[N];音乐周报;2006年
5 李成贵;“洋唱法”一定要唱“洋歌”么?[N];黄冈日报;2006年
6 显舟;偶然与必然[N];音乐周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吴月玲 实习记者 张亚萌;青歌赛美声组为何中国歌曲唱得少[N];中国艺术报;2006年
8 王秉锐;我对金钟奖声乐比赛的几点感受[N];中国艺术报;2007年
9 马洁;“千人一面”辩[N];音乐周报;2003年
10 张珏娟邋实习生 张颖媛;四川美声难“响”市场?[N];四川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共融性问题考察与反思[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2 盛况;论美声唱法中的声情并茂[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芳芳;论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4 李晶;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咬字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音怡;福斯特歌曲作品的特征及其演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耿君杨;关于美声在中国深度传播的思考[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7 莫雯雯;美可美,非常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坚;美声唱法在当代中国发展概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昶;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徐硕;红梅盛开 喜获众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8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45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