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乐“远”之审美范畴探析
本文选题:审美范畴 切入点:古琴音乐 出处:《音乐研究》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无论研究中国音乐史还是古典音乐美学,古琴音乐及有关琴乐理论都是一座绕不开的高峰。诚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古琴音乐对中国音乐史说来类似钢琴文献对于欧洲音乐史的意义。因为它在历史上实际曾吸收、保存了汉魏清商乐、南北朝隋
[Abstract]:Whether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or classical music aesthetics, Guqin music and its theories are inextricably high. As some commentators have pointed out, "Guqin music to Chinese music history is similar to the meaning of piano literature to European music history, because it has actually been absorbed in history." Preserved Han Wei Qing Shang Yu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ui Dynasty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分类号】:J63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凌其阵;杜六石;傅景瑞;;《溪山琴况》译注(续)[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2 王跃珠;徐上瀛与《溪山琴况》[J];中国音乐;1984年04期
3 郭守运;;古典美学“远”范畴考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198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筹的传承[J];才智;2011年03期
2 夏蒇;;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音乐教育——锡剧在常州学校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和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5期
3 张黎红;尹爱青;;论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陈倩妮;;从南音看中国民间音乐的保护问题[J];大舞台;2010年07期
5 周甬琴;;寻找传承与变迁中的民俗文化——即墨田横祭海节田野调查报告[J];电影评介;2011年03期
6 张春亮;;朱弦而疏越 一倡而三叹——浅析纳西族歌舞音乐[J];大众文艺;2011年09期
7 李向京;论福建传统民歌的继承与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林萍;;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中的游戏精神[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9 翁朝霞;;浅谈客家山歌的审美意蕴[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江山;;上海小锣鼓发展轨迹与音乐表现特征研究[J];歌海;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婧;保定老调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初益辰;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马幔;“和而不同”[D];河南大学;2011年
4 董翌;黄梅戏韩再芬现象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申娟;酒泉宝卷的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周慧;《溪山琴况》“和淡清雅”探赜[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树远;土默特右旗地区山曲儿的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晓燕;唐末五代宫廷音乐与辽承唐乐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9 杨媛媛;河北遵化马坊岭村吴家古曲的调查与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阳阳;弦上春秋[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良;刘东兴;;古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文教资料;2008年06期
2 黄礼仪;论琴乐——初探古琴演奏艺术的特征[J];音乐研究;1990年02期
3 冯燕;;《溪山琴况》中以儒家为主的“和”的审美理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6期
4 李曙明;“和律论”再研究(上)——《“和律论”再质疑》读后[J];人民音乐;1992年01期
5 章华英;;太古遗音——古琴音乐的历史与文化[J];中华文化画报;2006年02期
6 姚晓琴;;琴乐之韵[J];中国音乐学;2006年02期
7 陈秉义;论中国古琴音乐的山水意境和人的精神[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8 柏互玖;胡郁青;;古琴的文化属性[J];乐器;2007年09期
9 李祥霆;;古琴艺术特质辨[J];艺术评论;2008年11期
10 谢孝苹;;鸟瞰二十世纪中国古琴音乐(下)[J];统一论坛;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君跃;;禅宗佛学对古琴音乐的影响[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苗笛;;维也纳音乐文化给哈尔滨音乐的启示与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3 赵维平;;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4 谢建平;;浅谈音乐艺术中情感表现的本质与特殊性[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5 周海宏;;音乐欣赏课相关的美学、心理学问题分析(讲座提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孙鹏;胡英华;;关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问题[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敏俐;;关于加强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宋慧琳;;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研究与分析[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10 苏布德;;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感受一种音乐气质[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蔡萌;品牌企业与艺术结缘的背后[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牛寒婷;篮协为何禁《忐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4 朱榕;冲淡典雅的中国古代音乐艺术[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吴子桐;不朽的音乐 伟大的悲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记者 钟镭;湘南学院音乐艺术周激情启幕[N];郴州日报;2005年
7 陈玉玉;生动活泼的音乐艺术俱乐部[N];中国艺术报;2006年
8 甯甯;金钟奖:书写活生生的中国音乐史[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 刘效炎;繁荣音乐艺术 讴歌伟大时代[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胡克非;“中国乐谷”研讨金点子[N];音乐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欣;《五知斋琴谱》四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2 陈钦怡;王燕卿古琴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梁啸岳;音乐沉寂[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4 刘健;从“能量”角度试探音乐在时空中的展衍态势[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5 吴叶;杨宗稷及其《琴学丛书》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7 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8 漆明镜;“清商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9 陈思;多元交融的个性艺术[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10 李颖;明清音乐记录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天雪;汉魏六朝时期中国古琴音乐的发展[D];沈阳音乐学院;2010年
2 曹莉芳;桓谭《新论》音乐美学思想内在矛盾及原因[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倪婧;明清扬州古琴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4 范肖洁;古琴音乐对音乐院校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
5 朱莎莎;明代琴歌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6 吴旭;用母语说话[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谢晶晶;不同话语视角的上海三大报纸对音乐事件的表达与建构[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王学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和”的四个维度[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璞;从“改造国民性”看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渗透[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杨艳丽;关于印度尼西亚巽他人佳美兰音乐德宫的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594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59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