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复调感的获得

发布时间:2018-03-13 09:12

  本文选题:复调感 切入点:信息传播时代 出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艺术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感觉、技法和相关的知识构成的三位一体。不同的信息传播时代有不同的传授方式。口头文化时代中前二者熔于一炉;文本时代强调后二者的结合。在当今图象时代中,理性的统帅地位不复存在、现代科技的介入、非西方文化的崛起,使得新的感觉和审美机制正在形成,要求受众以直观的把握,不是通过作品中不同意象的矛盾转化,去顿悟作品的意义。因此艺术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应当有新的方法:更多地关注感受,精炼传统技法的基本精神,通过甚至是不可预设的即兴创造,给作品以更富于灵感的效果去表现超理性而不是非理性的意义。
[Abstract]:Any subject in art is a trinity composed of feeling, techniques and related knowledge. Different time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have different ways of imparting. The text age emphasiz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latter two. In today's image age, the position of rational commander-in-chief no longer exists, the interven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ise of non-Western cul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new feeling and aesthetic mechanism. The audience is required to grasp intuitively, not to realize the meaning of the work through the contradictory transformation of disapproval in the works. Therefor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he art subject should have a new metho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eeling. Refining the basic spirit of traditional techniques, through even non-preset improvisation, gives the works a more inspirational effect to express the super-rational rather than irration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分类号】:J6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慧,钱才云;浅谈建筑空间的特性[J];安徽建筑;2003年02期

2 李向伟;论装饰艺术的空间自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 王金龙;生活经验转化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功能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4 彭立勋;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点[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6期

5 徐岱;不学诗 无以言——论生活世界中的人文关怀[J];东疆学刊;2005年03期

6 徐岱;;艺术的自律与他律[J];东疆学刊;2006年03期

7 邹元江;论非对象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程小平;苏姗·朗格的“艺术知觉”论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徐岱;形式主义与批评理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徐岱;;审美者与游戏人——关于艺术精神的一种诠释[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春青;;文学理论的学科性危机及其出路问题[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艾莲;曾永成;;从对生活的“反映”到文艺创作的“产物”[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书庆;灵魂的翱翔与折断的文学之翼[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5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6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7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D];南京大学;2003年

8 雷亚平;从显赫到湮没[D];吉林大学;2006年

9 魏泽崧;人类居住空间中的人体象征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项江涛;大昭寺转经廊壁画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星蕾;双歧路向 静穆人生——感知沈从文[D];西北大学;2001年

2 王岩;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的共融[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向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饶天柱;建筑的雕塑性表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5 崔云伟;论鲁迅文本中的表现主义绘画感[D];青岛大学;2003年

6 邱戈;为心灵赋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程秀芳;音乐解释学导言[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韦艺娟;产品设计中的象征现象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9 于晓军;中国山水画研读札记[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境奇;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研究与实践[D];江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05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605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1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