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历史风格多层性意义研究
本文选题:音乐历史 切入点:风格场 出处:《音乐探索》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音乐历史中的风格呈现出一种复调式的多层性结构现象,从音乐作品、音乐家、断代史、时代群、地域风格到最深层的音乐风格本身,构成了交织互动的结构网络关系,这一具有"风格场"性质的整体关系,展示了人类音乐历史多姿多彩的创造性意味。本文拟从"风格场"这一角度出发,对音乐历史中风格所呈现出来的多层性结构意义进行探索和研究。
[Abstract]:The style in music history presents a kind of polyphonic multi-layer structure phenomenon, from music works, musicians, dynastic history, times group, regional style to the deepest music style itself, it forms the interwoven and interactive structure and network relationship. This whole relationship, which has the nature of "style field", shows the colorful creative meaning of human music history. This paper intends to proceed from the angle of "style field".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studies the multilayered structural significance of style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音教系;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音乐历史风格选择机制研究》
【分类号】:J6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万书元;王跃生;;走向娱乐化:当代西方艺术创作的审美取向[J];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刘可欣;流行音乐审美特征研究[J];东方论坛;2004年03期
4 徐岱;;艺术的自律与他律[J];东疆学刊;2006年03期
5 姜耕玉;艺术情境创造:隐与显 动与静──艺术辩证法之一[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廖国伟;试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听觉意象[J];东岳论丛;1999年06期
7 邵华;古典奏鸣曲式溯源[J];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赵玲;“从朦胧中来,到朦胧中去”——从《牧神午后》看德彪西的艺术特征[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董毅;音乐美育与人格完善[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郭蓉;巴托克音乐的形式和特点[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3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4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6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孟晓驷;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均衡发展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石秋仙;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D];山东大学;2005年
9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10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瑞冬;网络编辑社会角色及素质能力剖析[D];广西大学;2001年
2 蒋存梅;论音乐作品的音响呈现方式——通过不同钢琴家对莫扎特第十首钢琴奏鸣曲(K330)演奏的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3 陈红岩;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创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彩红;新时期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D];郑州大学;2001年
5 陈新坤;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文化特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的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徐煜;论经典名著的舞台解构演绎[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8 王平;幼儿园5-6岁儿童歌曲偏好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郭章容;论音乐与菲茨杰拉德的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倩;意大利歌剧中的女性角色[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音讯[J];北方音乐;1981年01期
2 ;北京智化寺京音乐团[J];音乐世界;1996年01期
3 李艺娟;女作曲家在音乐历史中之位置[J];艺术研究;2004年04期
4 陈云飞;;中国音乐职业考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关于哀乐[J];音乐世界;1986年06期
6 韩东茹;歌剧《阿依达》——威尔第悲剧艺术之巅[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程伶;;西方基督教信仰、仪式和音乐历史的沿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欧阳蓓蓓;;浅谈舒伯特和黄自艺术歌曲的共性[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3期
9 田可文;音乐历史的观念[J];中国音乐学;1989年02期
10 刘欣欣;;文化与历史并举 感性与理性并重——综合大学非音乐专业音乐史与欣赏课教学方法探微[J];中国音乐;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丁杨;马世芳:一砖一瓦为音乐“造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杨昕颜;深圳原创音乐拒绝寂寞[N];深圳特区报;2007年
3 雷达邋马馨;音乐史中的“新概念”[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糜若如;民族音乐史的“珠穆朗玛”[N];西藏日报;2007年
5 张红梅;刘再生“音乐史”评析[N];音乐周报;2006年
6 孙乐;一段有音响乐谱的民间音乐历史[N];音乐周报;2007年
7 张欢;当芭蕾遭遇摇滚[N];音乐周报;2006年
8 光华;恢复久违的中国古代“歌诗”传统[N];音乐周报;2007年
9 班丽霞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与信仰的完美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记者 杨守玉;全面繁荣中国特色朝鲜族音乐事业[N];延边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怡;象征与超越[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倩倩;先秦时期河北音乐历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吴海波;元代河北音乐历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高丽那;宋时期河北音乐历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周焰;阿诺尔德·勋伯格的音乐思想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5 朱宏波;性别与才华[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佘敏慧;近代西方音乐在青岛的传播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7 王娜;走向流行的传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吴思富;达尔豪斯音乐史观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华娟;论古希腊音乐思想的“理”与“情”[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程荔;道教与基督教仪式音乐历史发展差异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09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609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