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符号学看近年大陆摇滚歌词的阴柔化趋向
本文选题:符号学 切入点:媒介 出处:《学习与探索》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符号学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侧重记号的构成、表意方式和交流方式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目前已形成各种理论体系和流派。与西方相比,中国符号学研究起步较晚,现代意义上的符号学研究在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学者开始大量介绍外国符号学理论,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号学理论得以生成和发展,其特点是运用西方现代符号学方法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因此,我们在研究西方符号学的同时,必须关注中国符号学理论的发展和模式更新,从而不断促进中国符号学的发展。
[Abstract]:Semiotics i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ield, focusing on the formation of symbols, ways of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it emerged in the West in the 1960s. At present, a variety of theoretical systems and schools have been formed. Compared with the West, the study of Chinese semiotics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The study of semiotics in the modern sense began in China in the 1980s, when Chinese scholars began to introduce foreign semiotics theories in large quantities. Thus, the semiotics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formed and developed, and its characteristic is to study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by means of modern semiotics. We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emiotics theory and the renewal of its mode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emiotic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性别研究”成果之一(08ED81)
【分类号】:J61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苏蕾;;二手玫瑰地下摇滚“嫁”主流音乐[J];北方音乐;2006年09期
2 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当代电影;1994年06期
3 赵毅衡;;身份与文本身份,自我与符号自我[J];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4 赵毅衡;;文化符号学中的“标出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冬洋;;“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幸洁;;大小舞台间的性别表演 中国当代电影的女性主体困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姜玮;;从“花木兰”式的囚笼到对“房子”的寻找——略论海派电影中女性身份的呈现[J];今传媒;2011年01期
4 杨清;;崔健歌词的社会文化内涵[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韩琛;;中国女性电影话语的三个理论资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余祖坤,汤黎;悲怨文学的文人性格原因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李兴阳;;时代的声音与女性的声音——论黄蜀芹导演的“女性题材”电影[J];当代电影;2010年01期
8 张华;;广春兰新疆电影解码[J];当代电影;2010年06期
9 李莉;;中国式“小妞”——国产“小妞电影”面面观[J];当代电影;2012年05期
10 牛卫红;;失落的女性世界——19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影视文化分析[J];当代文坛;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敬;变革与模仿:试论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审美创新及其社会意义(1978-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霁月;新中国革命题材电影中的寡母寓言(1949-1978)[D];上海大学;2011年
4 刘强;全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元批评”[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杨建国;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雅各布森诗学[D];南京大学;2011年
6 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2年
7 夏丹;中国民事审判话语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思琦;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齐军华;自我认同与性别表述[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付菠益;宣泄的仪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岩;跋涉在路上—女性视域下的李少红影视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电影的女性主义解读[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玲;“十七年”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女性批评[D];南昌大学;2010年
4 饶文静;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女性主义批评[D];南昌大学;2010年
5 郭秀莲;《20,,30,40》和《女人四十》涉及的中泰女性家庭角色对比[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谭笑;中国大陆都市流行歌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肖利芳;《乡村爱情》系列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陈小康;抵抗的姿态[D];浙江大学;2011年
9 周思帆;当她们用摄像机写作:新纪录运动以来女性主义纪录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武云侠;歌词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正兰;;从文化符号学看近年大陆摇滚歌词的阴柔化趋向[J];学习与探索;2010年06期
2 史红霞;“兰学”勃兴的原因初探[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陆正兰;;音乐符号学与新传媒——《音乐-媒介-符号》译者序[J];人民音乐;2010年08期
4 李超;李稳;;当“娱乐”渗透到产品中[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陈玉锡;李静;;符号学理论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6 刘佳娣;于泳;;符号学和语意学的理解与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5期
7 张桂荣;;关于罗兰·巴特的研究综述[J];中外企业家;2010年04期
8 邱欣;;“符码化”在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9期
9 翟丽霞;刘文菊;;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思想的语言学阐释[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肖宇强;房宽峻;;旗袍—符号—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批判[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2 申腊梅;石向实;;网络心理咨询研究述评[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常姝;;危机管理视域下高校危机传播管理探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徐桂权;;舆论空间的分化与重构——当前中国媒介、言论与利益表达的社会逻辑[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万秀玉;凌沛学;张天民;;玻璃酸作为药物媒介的研究进展[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李伟;;标准神州行渠道模式改进研究[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吴海蓉;;提升素质,巩固渠道——将市级烟草公司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营主体[A];中南片2007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穆祥鹏;陈文学;崔巍;王琦;郭晓晨;;渠道冰期输水的数值模拟及冰情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宋怀春;;山区渠道特点及防渗措施[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1999年
10 吉红香;邱静;黄本胜;林美兰;杜涓;;长渠道桥墩群阻水及补救措施物理模型试验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岛作家协会 柳士同;“文化批判”的批判[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季海宏;交流中的理解与误解[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海外学者看文学批评和文化批判[N];社会科学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陈雪根;地产商面对文化批判[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5 外研;贺骥:霍夫曼斯塔尔的文化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邓艮赵;文化批判是知识分子的职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王洪辉;对博客写作的文化批判[N];文艺报;2009年
8 许松林;酷评虚拟的文化批判[N];文艺报;2000年
9 曹进 刘建珍;中国符号学研究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5年
10 马相武;文学时尚化的文化批判[N];文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李丰茂;重建技术化生存的人文主义向度[D];吉林大学;2006年
3 潘虹;传播学视野下中小学学校品牌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于林立;媒介性:后现代艺术的存在[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杨永军;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戴明;信息化进程中建筑设计的历史变迁[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杨志学;诗歌传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少文;论报人生活对张恨水及其小说创作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9 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孙慧;艾柯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庆;品牌传播的媒介和渠道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2 张桂荣;罗兰·巴特符号学的文化意蕴[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文化批判的意识形态转向[D];山西大学;2011年
4 刘薇;小说媒介与小说形态[D];山东大学;2005年
5 全娟;唐诗中押韵汉字英译的符号学视角[D];中南大学;2010年
6 赵林娟;符号研究的文化维度[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罗懿;行走在网络间的文字[D];重庆大学;2007年
8 黄劲草;符号学视角下的前景化翻译[D];中南大学;2006年
9 罗懿;网络文学初探[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李家銮;诗歌的符号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52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65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