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改革开放三十年音乐美育思想谱系的梳理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4 16:56

  本文选题:美育观 切入点:谱系学 出处:《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美育”问题作为音乐教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音乐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20世纪初由王国维首提,,蔡元培发扬光大,其后,对我国的教育学的理论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到今天,“美育”的观念引入我国已有百年之久,纵观它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由“兴盛”到“沉寂”再到“繁荣”三大阶段的发展,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笔者在此以音乐教育学中“美育观”为对象,通过梳理发现,自改革开放以后,在音乐教育界,对于“美育”问题的关注,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态势:一方面,研究人员众多;另一方面,研究视角也各不相同。因此笔者将自己的写作选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藉以“谱系学”的研究方法,梳理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学中的“美育观”的建构过程,目的在于梳理出美育在音乐教育学的学科思想史中的发展理路。 笔者经过大量的文献检索,从这一时期学者研究的立论角度、方法视野、理论目的入手,筛选出六位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即:赵宋光、谢嘉幸、修海林、刘沛、滕守尧、管建华作为研究对象,企图从他们的知识背景、立论角度、立论过程、梳理他们“美育观”的内涵,梳理他们“美育观”的建构过程,通过各自观点的发展,来回溯在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的发展状况。 在以上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下,笔者总结出赵宋光从马克思工艺学角度出发的作为“立美”的美育观;谢嘉幸从解释学美学角度出发的作为“语境”的音乐观基础上的美育观;修海林从音乐史学出发的作为“人”体系的美育观;刘沛从心理学出发的脑科学实证方法下的美育观;滕守尧从生态学出发的“生态式综合”美育观;管建华从音乐人类学出发的作为“多元文化”美育观,从而建立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音乐美育思想的谱系。而展开对这一思想谱系的研究,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音乐美育,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Aesthetic Education", as the core issue of music pedagogy, is also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study of music aesthetics. It was first raised by Wang Guowei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carried forward by Cai Yuanpei. Afterwards, it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pedagogy in China.Today,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our country for a hundred years. Looking at its development, it can be said that it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from "prosperity" to "silence" and "prosperity", and has 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The author takes "aesthetic education view" in music education as the object, through combing and finding tha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e field of music education, the attention to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shown the situation of "a hundred flowers strive for beauty": on the one hand,Researchers are numerou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is also different.Therefore, the author chooses his writing in the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comb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view" in music pedagogy during this period by means of the research method of "genealogy".The purpose is to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pedagogy.Through a lot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from the angle of theory, method vision and theoretical purpose of scholars' research in this period, six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namely Zhao Songguang, Xie Jiaxing, Xiuhailin, Liu Pei, Teng Shouyao, are selected.Guan Jianhua,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connotation of their "aesthetic education concept"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ir "aesthetic education concep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respective viewpoints from their knowledge background, argument angle and process.To trace back to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Under the above research angle and method, the author summarizes Zhao Song Guang's aesthetic education view as "beauty" from the angle of Marx's craftsmanship, Xie Jiaxing's aesthetic education view on the basis of "context" from the angle of hermeneutics aesthetics;Xiu Hailin's view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s a "human" system, Liu Pei's view of aesthetic education under the empirical method of brain science from psychology, and Teng Shouyao's view of "ecological comprehensive" aesthetic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Guan Jianhua set out from the view of musical anthropology as "multicultural" aesthetic education, thus establishing the genealogy of Chinese music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past 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research on the genealogy of this though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usic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莉;;音乐不只是在跳动[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2 高速燕;;论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意义[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3 刘潇潇;;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的深入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刘姝;;对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思考[J];民族音乐;2011年03期

5 周浩琴;;音海拾贝,报之以歌[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6 丁璐;;浅谈音乐教育与人类情感的联系[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7 吴婷;;浅析音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与意义[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8 薛丹;;浅谈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情商”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1年18期

9 王龙;;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创新与突破[J];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10 凌紫;;爱心,让我们一路同行(续)——辛卯中国西部音乐教育寻访札记[J];小演奏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鸿信;;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宋庆垒;;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承担音乐教育重任——浅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向文;;对目前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几点问题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程英华;;音乐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之关系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时代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A];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C];2006年

6 黄丽;;试论我国推进创造性主题音乐教育的几个维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毛理;;不容忽视的力量——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8 张尉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感觉体验及实现途径[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方楠;;走进网络社会的高等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刁艳;为音乐教育“功利说”平反[N];音乐周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刁艳;提案问诊音乐教育[N];音乐周报;2009年

3 余瑶萍 陆丰市河图中学;浅析音乐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N];汕尾日报;2009年

4 文县城关幼儿园教师 李亚玲;浅谈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N];陇南日报;2009年

5 无锡市东亭中学 陆晨洁;真善美:音乐教育的和谐之歌[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梅格;音乐教育的“世博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记者 崔志坚 通讯员 刘洋;专家倡议音乐教育要关注流行文化[N];光明日报;2010年

8 宝塔区李渠镇深圳兆日希望小学 张小东;浅谈启蒙教育中的音乐教育[N];延安日报;2010年

9 山东 由恩菊;浅谈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N];中国商报;2010年

10 吴斌;音乐教育别走向功利化[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3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8 许洪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婷;论隐性化网络音乐教育对中学生音乐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艳;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专业开设瑶族音乐教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秦笑笑;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孙红成;社区音乐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a;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陈映蓉;乐者“乐”也[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马静;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资利萍;0—6岁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谢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10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710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b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