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钢琴音乐改编现象之研究
本文选题:钢琴 + 改编现象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摘要】: 本文以二十世纪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之改编现象为基本视点。从艺术规律、社会历史状况、社会观念形态和行为结果等诸方面,试图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来观察、研究这一现象。从而得出其存在的本质——“观念是行为的终极”。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二十世纪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之改编现象;第二部分,音乐改编现象之本质;第三部分,中国钢琴音乐改编现象之成因;第四部分,意义;第五部分,结论。 第一部分,阐明中国音乐创作和发展过程中的改编现象之特殊存在。第二部分,从艺术规律的角度出发,分析“音乐改编”作为一种创作行为和文化现象,所具有的本质特性。第三部分,以前一部分得出的结果为依据,以探寻观念与行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基本思维方式,在近现代中国的音乐文化之历史背景及观念环境中,,发掘导致中国钢琴音乐改编行为存在及其特殊存在方式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其行为结果为之获得了存在的意义。第五部分,由上述的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观念是行为的终极”。
[Abstract]:This article regards the adaptation phenomenon in Chinese piano music creation in the 20 th century as the basic point of view.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is phenomen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ways from the aspects of art law, social history, social ideologies and the result of behavior.The essence of its existence is that concept is the ultimate behavior.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adaptation phenomenon of Chinese piano music crea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second part, the essence of the music adaptation phenomenon; the third part, the causes of the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ation phenomenon; the fourth part, the significance;The fifth part, conclusion.The first part expounds the special existence of adap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usic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second part, from the angle of art law, analyz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adaptation as a kind of creative behavior and cultural phenomenon.The third part, based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previous part, takes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deas and behaviors as the basic mode of thinking,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onceptual environment of modern Chinese music culture.Explore the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existence of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ation behavior and the formation of its special ways of existence.The fourth part, its behavior result obtained the existence significance for it.The fifth part, from the above analysis, the conclusion is: "concept is the ultimate behavior."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J6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耿中;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之路[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卞萌;谈中国钢琴音乐与钢琴名曲《夕阳箫鼓》[J];乐器;2000年01期
3 吴修林;略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及传统乐曲钢琴改编作品的特殊作用与意义[J];美与时代;2004年05期
4 蒲方;加强表演,推进中国钢琴音乐创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01期
5 雅文;交流 学习 进取[J];钢琴艺术;2002年07期
6 王歆之;二十世纪钢琴音乐概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7 王玉;与钢琴大师周广仁先生面对面——我们要让孩子喜欢音乐、要"善于等待"[J];小演奏家;2005年02期
8 阎学智;;钢琴的维修和保养[J];乐器;1981年04期
9 杨曦冬;黑白琴键忧思录——少儿钢琴热透视[J];福建艺术;1994年03期
10 阿垠;“钢琴城主”鲍蕙荞[J];旅游;199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忠福;;高师音乐学生学好钢琴的方法与途径[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叶芳;刘波;;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之我见[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陈郧刚;;论钢琴的发音与音乐表现[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曾娇琳;;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教育之我见[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梁志强;谢志文;;钢琴击弦过程的数学建模[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6 叶汉文;谢志文;;钢琴肋木作用的振动模态分析[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谢志文;;止音毡压力及位置对钢琴琴弦阻尼作用的影响[A];2006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名牌战略 铸造辉煌[A];2001年度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经验汇编[C];2002年
9 陈轶群;;浅析歌曲钢琴伴奏织体的形象特征[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阮琼刚;;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设想[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易运文;深圳 文化立市成就“钢琴之城”[N];光明日报;2004年
2 封春;珠江钢琴:谱写钢琴世家新乐章 [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3 郭益民 王志红;钢琴弹出一场官司[N];中国质量报;2004年
4 许小梅;人才匮乏:钢琴行业的瓶颈[N];中国质量报;2004年
5 汪凌;黄枫 喜爱钢琴的企业家[N];中国信息报;2000年
6 记者苏婉波;珠江钢琴位居全球“一哥”[N];广州日报;2003年
7 谢晶晶 张慧娟 伍斌;钢琴大师的“道理”也简单[N];解放日报;2005年
8 黄海青;学钢琴 爱音乐[N];音乐周报;2004年
9 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王剑;星海钢琴再奏强音[N];首都建设报;2006年
10 记者 李元友;奏响钢琴制造业新曲[N];中国企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诸薇娜;音乐认知研究及其计算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3 胡艺芳;从布里顿的三部协奏曲看他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手法上的融合及创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二十世纪中国钢琴音乐改编现象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琳;试论钢琴柔音踏板的发展与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龙艳芳;试论“气”、“韵”传统美学思想在中国钢琴音乐演奏中的彰显[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燕;以两首钢琴改编曲《浏阳河》为例管窥新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怡;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燕南;中国钢琴音乐与钢琴教育发展——二者历史的鸟瞰[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苏建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阮海云;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传统文化特征[D];山西大学;2005年
9 宋婕;王建中钢琴作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宋震;崔世光钢琴作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34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73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