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研究
本文选题:钢琴 + 改编 ; 参考:《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国钢琴改编曲作为中国钢琴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国内学术界乃至世界乐坛越来越多的关注。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素以浓郁的民族韵味、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美学内涵打动每一位听者,在国际乐坛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谓是中国钢琴改编曲中的佼佼者。 本论文以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作为研究对象,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钢琴音乐近90年的发展历史,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一) 20世纪初——20年代,中国钢琴作品的萌芽阶段。(二)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钢琴作品的成长阶段。(三)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国钢琴作品的繁荣阶段。(四) 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中国钢琴作品的成熟阶段。本论文简要地介绍了每一个发展阶段中的优秀作品,并进行了分类归纳。 第二部分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的概貌:(一) 论述中国钢琴改编曲产生的历史背景、原因及发展;(二) 分类分析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本论文将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分为两类,分别以两种不同演奏形式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1、基本选用原曲结构:A、由民族独奏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B、由民族器乐合奏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2、变化结构发展音乐形象:A、由民族独奏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B、由民族器乐合奏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每一首作品都从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创作特征、表现内容等方面,对民族器乐曲及改编后的钢琴曲进行了细致地分析,指明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部分论述了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的演奏技法,从六个方面总结了用钢琴模仿民族器乐的音色和民族器乐的演奏技法的技术课题:(一) 装饰音的演奏:1、倚音的演奏;2、颤音的演奏;3、波音的演奏;(二) 琶音的演奏;(三) 经过句的演奏;(四) “线性旋律”的演奏;(五) 模仿传统乐器音色的演奏;(六) 踏板的运用。 第四部分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的意义:(一) 人们对于中国钢琴改编曲认识、观念方面有意义的变化;(二) 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存在的价值;(三) 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的社会功能;(四) 国际音乐界对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的肯定、认可;(五) 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的发展前景。
[Abstract]: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piano art, Chinese piano adaptation is being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and even the world music circle. The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instrumental music has a strong national flavor,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profound aesthetic connotations to impress every listener, and also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music world. It can be said to be the best in the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ation. This thesis takes the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instrumental music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scusses it from four aspec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piano music in the past 90 years, and divides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piano music into four stages: (1)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1920s, the embryonic stage of Chinese piano works. (2) the growing stage of Chinese piano works in the 1930s and 1940s. (3) in the 1950 s-70 s, Chinese piano works flourished. (4) the mature stage of Chinese piano works since 1980'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xcellent works in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classifies them. The second part deals wit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caus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instrumental music from two aspects: (1)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reas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iano adaptation. (2)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the instrumental music. In this paper, the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instrumental music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aking two different forms of performance as examples, respective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original music structure: 1: A., the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the national solo instrumental music, the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the national instrumental ensemble, and the Chinese piano music. 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nging structure. Music image: a,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national solo instrumental music, and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national instrumental ensemble. Every work analyzes the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nd the adapted piano music in detail from the aspects of modulation, musical structure, creative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content, and points out the connec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performance techniques of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instrumental music. From six aspects, this paper sums up the technical task of using piano to imitate the timbre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nd the technique of playing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The technical task is: (1) the playing of decorative sound: 1: 1, the playing of leaning sound (2), the playing of tremolo (3), the playing of Boeing (2) the playing of arpeggios (2) the playing of arpeggios. (4) playing "linear melody" (5) imitating the timbre of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6) the use of pedals.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instrumental music from five aspects: (1)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iano adaptatio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oncept (2) the value of the existence of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instrumental music (3) the social function of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instrumental music (4) the affirmation by the international music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instrumental music, Recogn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Chinese piano music adapted from instrumental music.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J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楠;;如何选购钢琴[J];黄河之声;2011年14期
2 黄伟;;谋全球化视野 顺势而为——2011北京珠江钢琴制造有限公司经销商年会在京举办[J];乐器;2011年08期
3 依碟;; 钢琴王子de琴外人生[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2年03期
4 杨嘉娜;;谈钢琴演奏技巧中的几个问题[J];大舞台;2011年07期
5 刘春祯;;2011星海工贸洽谈会在乌鲁木齐顺利召开[J];乐器;2011年08期
6 周杰伦;;周杰伦的梦[J];人生十六七;2007年08期
7 余艺芸;;钢琴即兴伴奏中旋律的处理方式[J];大舞台;2011年06期
8 吴大鹏;;学习钢琴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9 巴布豆;;不一般的周杰伦[J];课外生活(小学版);2005年06期
10 ;合作与未来[J];钢琴艺术;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柏槐;;鸣箫牌子与筚管浅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吕忠福;;高师音乐学生学好钢琴的方法与途径[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叶芳;刘波;;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之我见[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陈郧刚;;论钢琴的发音与音乐表现[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曾娇琳;;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教育之我见[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梁志强;谢志文;;钢琴击弦过程的数学建模[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7 叶汉文;谢志文;;钢琴肋木作用的振动模态分析[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谢志文;;止音毡压力及位置对钢琴琴弦阻尼作用的影响[A];2006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名牌战略 铸造辉煌[A];2001年度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经验汇编[C];2002年
10 陈轶群;;浅析歌曲钢琴伴奏织体的形象特征[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冀;钢琴市场:产热销冷琴瑟不和[N];经济参考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陈丽光 苏安建;二手钢琴翻新呈现监管真空[N];消费日报;2005年
3 寇伟国;对钢琴重量弹奏方法的体会[N];音乐周报;2005年
4 记者 何安丽 县报道组 李剑民;德清打造钢琴制造基地[N];浙江日报;2005年
5 张杰;姚云龙;田崧;洛舍小镇:因钢琴而精彩[N];中国税务报;2004年
6 汪建根;中国钢琴制造:从大国向强国转身[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如何选购钢琴[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8 特约点评 启 拂;钢琴:质量在提高 问题仍不少[N];中国质量报;2004年
9 小穆;钢琴的保养[N];深圳商报;2000年
10 凌菁;四架钢琴联奏本土舞台[N];中国质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2 诸薇娜;音乐认知研究及其计算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艺芳;从布里顿的三部协奏曲看他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手法上的融合及创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娟;台湾新音乐(1945-1960)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6 吴慧娟;福建仙游三—教仪式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陈超;该拿什么音声“献”给你?[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汪涛;他律音乐美学探微[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9 吴艳;从“门图”到“搭班”:上海民俗音乐传统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10 张q
本文编号:1950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950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