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乐府诗的音乐文化探析
本文选题:乐府诗 + 文学 ; 参考:《语文建设》2014年05期
【摘要】:本文关注的是魏晋时代的音乐文学——乐府诗。魏晋乐府诗在音乐文学史上具有变革的重大意义。本文对魏晋乐府诗的文献著录情况及特点进行深入考察,对魏晋乐府诗的现状、歌辞类别进行相关的统计、补录及分析,并对魏晋乐府诗文献著录所反映的复杂问题进行必要的考辨、分析。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musical literature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Yuefu poetry. Yuefu poetry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literature.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literature descrip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Yuefu poem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types of songs of Yuefu poem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the Wei Jin Yuefu poetry literature description of the complex issues reflected in the necessary research, analysis.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分类号】:I207.22;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欣华;谈古典诗词教学的切入点[J];语文建设;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学,王建萍;《李寄》主题刍议——兼议六朝文学中的女英雄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潘殊闲;;独酌:李白内心孤独的真实印记——兼论后世的独酌情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王莉;;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郭其智;;更爱枝头弄金缕 异时相对掌丝纶——汉民族植物民俗文化举隅[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刘运好;从超脱到超越:建安激情的退潮——论黄初到正始的诗风嬗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叶文举;;西汉《安世房中歌》与《郊祀歌》之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陆婵娣;;李商隐的幕府酬唱诗与用世情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9 闫文静;;“诗为乐体,声为乐心”——试论《文心雕龙·乐府》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10 海君;;论“宰割辞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宋国庆;;论北朝民歌创作的继承性——与汉代北方民歌之比较[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邵正坤;;论北朝时期鲜卑的家庭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周保平;贺俊彦;;汉画中的羽人与汉代的成仙思潮[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明正;;论汉乐府的贵族趣味和娱乐性[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6 丁旭辉;;杨佳娴诗作的古典新象[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刘立志;;《谢灵运集》校正[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0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天成;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彭伟;明前韦应物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黎文丽;唐代校书郎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成朝晖;“国风”与南北朝民歌中民间爱情诗的比较[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明全;鲍参军诗歌创获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干艳娟;宫体诗创作题材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侯晓珊;南朝诗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芳苹;简论楚歌的流变与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曦;宋齐琅琊王氏诗文整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辉斌;论王维的乐府诗[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张振谦;李长吉诗与唐宋婉约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丁波;;论音乐对《楚辞》文体形式的影响[J];作家;2008年24期
4 张开;;从卢照邻《乐府杂诗序》看高宗武后朝乐府诗创作及与唐诗发展的关系[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2期
5 ;音乐和文学[J];小说界;2001年03期
6 赵雪芬;韩静;;今天我们关注:文学、电影、音乐[J];青年文学家;2008年12期
7 文;;乐府[J];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02期
8 张云婕;;诗声合一 中和之响——试论刘勰的乐府观[J];社科纵横;2006年07期
9 刘亮;;晚唐乐府诗创作题材初探[J];乐府学;2009年00期
10 李松石;;曹S崾枨澄鯷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淑梅;;乐府学研究的深化之作——评王志清《晋宋乐府诗研究》[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2 许志刚;;周部族在音乐与诗歌领域的贡献[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向成国;;文学的当下困境[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晓风;;新时期文学的未完成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明堂;;瞿秋白的文学视角与文艺观[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6 阎琦;;简论李白乐府旧题诗[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林东海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8 陈锡良;;徐霞客岂容诽谤——评狭邪诲淫的伪文学《口干舌燥》[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姚乃文;;在燃烧的土地上崛起的文学[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10 吴相洲;;略谈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必文 付丹;听作家们侃文学[N];团结报;2004年
2 蔡葩;文学泛化时代的创作与出版[N];海南日报;2004年
3 申霞艳;2004,,期刊上的文学中国[N];南方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徐春萍;文学要有利于天道人心[N];文学报;2005年
5 马勇华;在经典中放飞心灵[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张智杰 左都建;“神奇水府”2006湖南作家金秋文学笔会启动[N];湘潭日报;2006年
7 王蒙;为这一生感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张志忠;“抗日题材文学”的价值与意义[N];深圳特区报;2005年
9 张炯;新中国文学五十五年的成就和前瞻[N];文艺报;2004年
10 记者 郭晓虹;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学读本[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大伟;“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复旦大学;2005年
2 潘殊闲;叶梦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裴登峰;战国七十年文学编年[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4 周春玲;九十年代文学与当代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强;庆历士风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袁盛勇;宿命的召唤[D];复旦大学;2004年
7 马汉钦;中国形神理论发展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坤;文学中的“疯狂”女性: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演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田耕宇;元和到元(礻右)文学的创新与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徐英春;一种故事 两种说法[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宁;中国传统音乐与古代文学共生关系的历史考察[D];河北大学;2004年
2 周t
本文编号:1994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99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