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二胡创作问题——从听赏、演奏及创作角度着眼
本文选题:二胡艺术 + 音乐创作 ; 参考:《人民音乐》2014年01期
【摘要】:正二胡曲创作是当代民乐创作的亮点之一。数量繁多、质量上乘的二胡作品,不仅极大增强了这件乐器的表现力,提升了二胡在民乐器家族中的地位,也进一步丰富了民族器乐的宝库。同时,二胡创作也为我们留下不少经验和疑惑,总结经验和追问疑惑,无疑会对二胡创作乃至整个民乐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今天,我不完全是从创作的角度,也不全是从演奏的角度,可能更多偏重于从一个二胡音乐"接受者"的角度来谈谈对二胡创作的一些感想。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一定要爱护和保持二胡青乐创作的"生态平衡"众所周知,近些年来二胡曲创作数量之多是非常惊人的。在我看来,这其中既有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风情性的作品;有刘天华式的古今、中西兼容并包的创作;有对西方现代派作曲技法加以引入、借鉴的探索性之作;也有与流行音乐元素交互融合的新作;还有直接移植过来的其他乐器的,尤其是小提琴乐曲的二胡"作品"。当然,就其他胡琴类乐器而言,也有不
[Abstract]:The creation of regular erhu music is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contemporary folk music creation. The numerous and high quality erhu works not only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instrument, but also enrich the treasure house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t the same time, Erhu creation also leaves us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doubt,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questioning doubts, will undoubtedly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Erhu creation and even the whole folk music creation. Today, I am not entire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reation, not a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formance, perhaps more emphasis on the erhu mus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receiver" to talk about some of the erhu creative feelings. I want to talk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we must love and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Erhu Qingle cre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erhu music creation is very amazing. In my opinion, there are not only rich national, local and amorous works, but also the ancient and modern works of Liu Tianhua style, the cre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he exploratory works of introduc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western modernist composition techniques. There are also new works intermingling with pop music elements, and other instruments transplanted directly, especially erhu works of violin music. Of course, in the case of other instruments such as huqin, there are also
【作者单位】: 天津音乐学院;
【分类号】:J63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娜娜;;二胡演奏简述[J];歌海;2009年02期
2 居其宏;从一个省、一件乐器透见一个时代——“江苏——二胡之乡大型音乐会”随想[J];人民音乐;2002年04期
3 邢丽萍;;当代二胡发展分析[J];作家;2010年16期
4 许多军;承中鉴西 博采群芳——浅析刘天华对我国二胡艺术的贡献[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王建宝;;浅论对立统一法则在二胡演奏中的运用[J];中国音乐;2007年04期
6 陈军;;陆修棠的二胡音乐创作及贡献[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杨松权;;西方小提琴演奏艺术对20世纪中国二胡艺术的影响[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王国伟;;刘天华以来的二胡曲创作[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9 赵寒阳;学习二胡问答[J];小演奏家;2004年01期
10 王刚;二胡艺术发展琐谈[J];音乐天地;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龙宝;;浅谈繁荣儿童音乐创作[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苗笛;;20世纪黑龙江音乐创作启示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3 舒妲娜;;试论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领域及手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邓俭;;试论儿童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居宗泽;;谈谈音乐欣赏的教学体会[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袁新荣;;音乐审美心理活动浅析[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胡玉璋;;歌剧《李向群》音乐创作谈[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8 贾允常;;群众歌曲创作中的几个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9 林红;;歌唱应给人以美的享受——声乐教学浅谈之一[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10 杨恒文;;从音乐的特性到音乐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乔建中;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2 王越;朴实鲜活 意境悠远[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朱为总;音乐:戏曲艺术发展的翅膀[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吴聿立;透过春晚把脉音乐创作[N];辽源日报;2006年
5 李霞;美丽其格:当代蒙古族音乐创作奠基人[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6 紫茵;中国原创钢琴音乐的盛宴[N];音乐周报;2007年
7 金兆钧;音乐:多样化成为主流[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D.C.Yane;创意无限,,妙音韵扬[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亚平;心韵成曲舞相映[N];安徽日报;2006年
10 徐静;庄祖欣:美丽的旋律人生[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4 NGUYEN THI HOA DANG(阮氏华灯);越南西原地区少数民族竹类乐器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5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6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张千一;碰撞、对话与交融[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王萃;武满彻和声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君;传统艺术的交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隽;二胡艺术中情感与形象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艳;梁云江二胡音乐创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程;李长春二胡艺术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5 吴树燕;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成功交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政;论孙文明的二胡音乐创作[D];河南大学;2007年
7 周娟;刘文金的音乐创作思想及二胡音乐创作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郑发奋;建国十七年二胡艺术的创作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杨扬;刘天华的艺术视野与二胡艺术创造[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10 王佳姿;库夏科夫《冬季素描组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18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01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