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人文关怀”与“救赎思维”——东方学思维中的萨满文化及其仪式音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6 05:49

  本文选题:东方学 + 萨满 ; 参考:《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纵观西方萨满文化研究的历程,与其说是"他们的研究重构了东方的已消失语言、习俗甚至精神",不如说是西方学者以异己(他者)文化来反观本己(自我)文化,从而反证西方文化优越的东方学思维史之一部分。驶于大洋彼岸的东方学之舟,其目的地依然是西方。当东方由"被动者"成为"主动者"时,人们应当警惕对西方文化霸权不由自主的接受。因此,既要识得西方对东方文化"人文关怀"的本质,又要走出居高临下对边缘文化进行"救赎"的迷思。如是,东方音乐研究才可能真的是东方的、文化权益人的。
[Abstract]:Throughout the study of Shaman culture in the West, it is not so much their study that reconstructs the lost language, custom or even spirit of the East, but rather the reflection of their own (self) culture by the Western scholars' dissident (other) culture. In order to counter the western culture superior part of the Orientalism thinking history. The oriental boa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ocean is still destined for the west. When the oriental changes from passive to active, people should be on guard to accept the western cultural hegemony involuntarily.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only recognize the essence of western "humanistic care" to the oriental culture, but also get rid of the myth of "redemption" from the condescending marginal culture. If so, oriental music research can be really oriental, cultural rights and interests.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萧梅;;谁的声音——以田野工作的视角[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泉;吕小辉;索朗白姆;;“地方神”文化影响下的藏族聚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寇国庆;萨义德论知识分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华泉坤,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陈兵;牛振宇;;《金银岛》:西方人的“东方幻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潘学权,王家明;文学翻译与“东方形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陈丽慧;美国梦——评彼得·凯里的短篇小说《美国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温育仙;;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策略研究——兼谈霍译《红楼梦》的翻译策略选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杨珊;;评《河湾》的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王均萍;;从《热带癫狂症患者》看茨威格对西方主体性的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明晶;万秀增;;重新解读黄哲伦的《蝴蝶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璐;;不完全的解构:黄哲伦《蝴蝶君》中的文化误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朋;;试论美国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文化属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杨倩倩;;掀开毛姆的“彩色面纱”——《彩色的面纱》的东方主义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何玮薇;;2001年-2008年法国《观点》杂志旅游专栏分析——法国人想象中的中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文煜;;浅析《失落》中移民文化身份的重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曾惟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中国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子;;身体、空间与认同——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价值向度与现实启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潘世杰;;回族饮食文化禁忌理念解读[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9 秦红岭;;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重新认识与构建[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田兆耀;;管窥新时期我国生态电影的思想内涵[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6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孙笑晨;白色阴影下的回归—小说《黎明之屋》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颖;跨越与再现[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5 颜培;跨文化书写[D];江南大学;2010年

6 陈烨;谭恩美小说和张艺谋电影中的东方主义[D];南昌大学;2010年

7 任孝霞;比较文学辨“异”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陈晨;木雕花板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海红;论萨义德的文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殖民”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锺恩;;七日谈/2006七言——在一个合式力场内合式表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徐新建;“侗歌研究”五十年(下)——从文学到音乐到民俗邋[J];民族艺术;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夭■;;苏联学术界对东方学的研究工作所做的批评[J];学术月刊;1957年01期

2 高焕之;;苏联二十年代东方学研究概况[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5年01期

3 夏应元;日本东方学会近年的学术活动[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5期

4 吴锡北;;日本的“东方学会赏”[J];文学遗产;1987年03期

5 林军;帝俄在哈尔滨的东方学家协会[J];北方文物;1987年01期

6 晓东;;保加利亚《东方学》杂志创刊[J];国际论坛;1992年01期

7 李祥林;北京大学东方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1年03期

8 秦维宪;21世纪: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新纪元——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2年01期

9 王小梅;;再看赛义德的《东方学》[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王向远;;中国“东方学”:概念与方法[J];东疆学刊;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潘蛟;;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2 侯传文;;东西方文化的对话与对抗——关于东方学的思考[A];东方丛刊(1994年第2辑 总第九辑)[C];1994年

3 梅新林;;关于“江南学”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4 刘俐俐;;论萨义德《东方学》的文艺学方法论意义[A];东方丛刊(2001年第1辑 总第三十五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威烈;建构中国“东方学”[N];文汇报;2002年

2 许晓琴 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东方学研究中的权力话语及运作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会长 王向远;中国东方学“实”至而“名”未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姜飞;东方学的变迁和美国当代东方学[N];光明日报;2004年

5 朱弦;季羡林与北大东方学[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许晓琴 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东方学研究中的权力话语及运作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孙妙凝;学者为“东方学”正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陈训明;多才多艺的俄国汉学家蔼力谟[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张旭鹏;三十年后再读《东方学》[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王晓华;建构真正的东方学[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卫华;爱德华·赛义德:颠覆型的知识分子与对东方学的质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洋洋;萨义德《东方学》文化思想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3 靳婷;萨义德及其《东方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童佳;浅论“他者”思想及其形象学意义[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叶俊;东方不是我们的东方[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Jean de Dieu Bucankura让·多迪·尔巴坎库拉(李让);西方媒体再现的非洲形象[D];复旦大学;2012年

7 梁宏玲;针灸与想象的中国[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25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025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e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