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内蒙古高校音乐教育

发布时间:2018-07-07 07:41

  本文选题:内蒙古 + 少数民族 ; 参考:《中国音乐》2010年01期


【摘要】:内蒙古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东胡、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直至今天的蒙古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与汉、回、满等各族人民先后繁衍生息在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草原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把内蒙古的少数民族音乐引入大学生的课堂,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本土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不仅能弘扬内蒙古各族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为活跃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阐述以下三方面:1、在高校中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2.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在内蒙古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体现;3、增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课程的重要作用。提出只有切实地把少数民族音乐系统地纳入内蒙古高校的音乐教学内容,才能适应内蒙古的高等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教育生态环境中新的定位。
[Abstract]:Inner Mongoli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e.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irthplac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he long history, Donghu, Xiongnu, Xianbei, Khitan, and true to today's Mongolian, Daur, Ewenke, oroqun and Han, Hui, Manchu, and so on in this vast and rich land, with diligence and wisdom, Together to create a colorful and brilliant prairie culture, each nation has its own unique national music. The introduction of Inner Mongolia's minority music into the classroom of college students, to enable colleg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own local music culture and enhance their self-confidence, can not only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s of the folk music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Inner Mongolia, but also have a good tradition of folk music. It also makes due contribution to the culture of active minority areas.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minority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 the inheritance of folk music cultur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music education; 3, increas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intangible music cultural Heritage" course. Only by effectively integrating minority music into the content of music teaching in Inner Mongoli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we adapt to the new orientation of Inner Mongolia's higher music education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4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音乐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景亭;;服装传友情 乐器奏知音——日本朋友喜爱我国少数民族服装和乐器[J];中国民族;1980年03期

2 马盛德;;生活的根 民族的魂——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思考马盛德[J];艺术评论;2009年10期

3 李经;;奥尔夫教学法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谢艾伶;;竹筒声声脆 余音犹杳杳——谈我国少数民族竹竿舞[J];大舞台;2010年04期

5 胡家玲;;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师手风琴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8期

6 段会林;;略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即兴性特征[J];云南电大学报;2008年02期

7 董塔健;秦卫红;;地方高校开发利用少数民族非物质音乐文化资源的实践研究——以河池学院为例[J];艺术探索;2009年03期

8 余章彪;;从史前岩画看贵州少数民族原始舞蹈的文化内涵[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益边;;文化短讯[J];西藏艺术研究;1988年04期

10 冯光钰;赵毅;;填补空白的拓荒之作——《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主编札记[J];人民音乐;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吉莉;;新形势下的广西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若干问题之我见[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广西艺术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3 朱伟芳;;试谈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谭雅竹;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舞蹈院校教育改革研讨会在昆召开[N];云南日报;2007年

2 ;“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到生活中去建团”(下)[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陈丰;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院校举行交流研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何万敏 周静;我州庆祝州歌舞团建团五十周年[N];凉山日报(汉);2007年

5 雨天;上海民乐团“锦绣中华”展示绚丽民族风情[N];音乐周报;2007年

6 西南大学音乐学专业 陈赫鲁;在西部大开发中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琐谈[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7 记者陈丰;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院校交流经验[N];新疆日报(汉);2008年

8 菡萏 王全吉;文明赞歌越唱越响[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本版编辑邋王婧姝 王珍 何晓兵;民族元素在成长[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婧姝;从多彩到濒危:少数民族乐器的前世与今生[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钧;重庆酉阳、秀山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王玲;少数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丹;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建美;小学阶段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余艳;新疆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6 马晓丽;多元文化背景下肃南裕固族学校音乐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丽梅;民俗旅游与文化变迁[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8 王艳;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郝焰;校园舞蹈中注入乡土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104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104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7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