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笛的声学构成
本文选题:竹笛 + 激励体 ; 参考:《中国音乐》2010年02期
【摘要】:中国民族管乐器竹笛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所讨论的对象是:当今最常见的贴膜六孔竹笛。笔者从声学构成的角度分析了竹笛发声过程涉及的四个部分,分别是:竹笛激励体、竹笛振动体、竹笛共鸣体、竹笛调控装置。并通过分析它们在竹笛发声中所起的作用,来认识作为边棱音振动的管乐器的中国竹笛的发声过程和原理。
[Abstract]:The bamboo flute of Chinese national wind instrument has a long histo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coustic composi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four parts involved in the sound process of bamboo flute, which are: bamboo flute exciting body, bamboo flute vibration body, bamboo flute resonating body, bamboo flute regulating device. By analyzing their role in the sound of bamboo flute, we can understand the sound process and principle of Chinese bamboo flute as a wind instrument with edge sound vibr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32.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建锋;程欣;;对音乐在学校篮球教学中作用的探讨[J];成功(教育);2008年10期
2 杨帆;;论响度在计算机音乐制作及音频录制中的作用[J];电声技术;2009年03期
3 杜雪;;管弦乐在MIDI制作中的音色分析与音频效果器处理[J];广播歌选;2008年04期
4 胡敏;;从协和的相对性看和声的演进[J];歌海;2008年03期
5 袁华韬;万辅彬;;麻江型铜鼓调音初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张先亮;;论“音”的概念[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4期
7 苏娜;;声学作用于声乐教学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刘蓉惠;;歌唱听觉训练[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田晓宝;;西方古典合唱中“和谐”的审美形态[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朱玉璋;论音高听觉的形成及培养[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友华;先秦大型组合编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陈欣;几种常见民族乐器演奏音高测定及相关律学等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3 贺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4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冯卓慧;商周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邵晓洁;楚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杰;融: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作曲比赛作品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韩娟;试论声乐艺术在大提琴演奏中的借鉴作用[D];厦门大学;2008年
3 罗文;论“循环”要素在电影配乐设计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石蕾;用音乐厅的音质客观参量预测其主观评价等级[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周婷婷;论我国当前社会形态中手风琴艺术的边缘化态势[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迎杰;“马背上的歌唱家”胡松华[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璇;解读《第四扬琴叙事曲—西施泪》之艺术表现[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沈琦;数字环境中声音的虚拟空间概念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蔡菁婧;从记谱符号看现代大提琴作品中的新演奏形式[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10 陈哠;歌唱机理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丙娜;;论演奏技术对唢呐音色的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曲迎仁;;谈俞逊发演奏的《牡丹亭组曲》中竹笛技术的表现[J];艺术研究;2010年01期
3 宋添欢;;试论中国竹笛学习中的音色问题[J];黄河之声;2009年05期
4 聂朋胜;;浅谈二人台音乐中的竹笛演奏艺术[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1期
5 常筝;;简述建国以来中国竹笛的发展与改良[J];中国音乐;2009年02期
6 王瑞刚;;试论长号的口型与号嘴位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7 王鹤;;竹笛演奏中的风门大小位置变化规律[J];中国音乐学;2009年04期
8 王涛;李燕飞;;浅谈竹笛演奏中音色的把握[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刘鸿兵;;论美学对竹笛教学发展的影响[J];大众文艺;2009年24期
10 李燕;;浅谈启发式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0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济时;吴崇健;曾革委;徐志云;;波叠加法的应用现状及其展望[A];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鹤;;自同步振动机的同步理论研究[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贾文强;陈进;李加庆;杨超;;波叠加在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研究[A];2008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曲建俊;周宁宁;丁熠;;真空下超声波驱动接触状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贾兵;孙志峻;;超声制动器的研制[A];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晓磊;曹平祥;;圆锯片自激振动的研究[A];2007全国木材加工技术与装备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东来;午崇军;;西安市路灯照明节能的方法与对策[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午崇军;;路灯降压节电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李启章;;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稳定性问题[A];水轮发电机组稳定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启章;;对大型机组振动、裂纹问题的看法[A];水轮发电机组稳定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民;河北省全面推进 供热计量改革[N];中国质量报;2010年
2 王勇 高锐绪 刘忠诚;山东胶南全面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N];中国建设报;2010年
3 通讯员 于海超 周之平 记者 李海滔;市质监局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活动[N];承德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皓;新建建筑不装“热力表”不能竣工验收[N];北京日报;2010年
5 记者 曹轩;加快推进建筑节能管理工作[N];吉林日报;2009年
6 曹闻;我省有序推进供热计量改造[N];吉林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建平;民用建筑节能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洪涛;热计量表缘何只工作了20天[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9 高慧斌;沈阳采暖费按表收费将成现实[N];中国建设报;2009年
10 记者 张建平;民用建筑工程不达节能标准不得开工[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煜;基于波叠加方法的声辐射与声学灵敏度算法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李明;磁橡胶约束阻尼处理的阻尼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培杰;李雅普诺夫指数,,周期轨迹与不可积体系的量子化[D];清华大学;2003年
4 王秀峰;机器辐射声场分析的新型计算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万东;同一轴线上双激振器驱动的振动系统同步运动状态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2 李霓霞;当代民族管弦乐中竹笛演奏的实践与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3 郁新安;民族电乐器中电扩声弦乐器的设计探索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熊伟;热、力、磁复合试验装置的研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应明;晶闸管控制变压式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6 杨忠高;流体二维振动超光滑表面加工振动场分析与实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7 高庆坤;振动法测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刘伟;液压振动沉桩机沉桩机理及其振幅和频率调节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卢伟倬;低应变反射波法参数影响分析[D];天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05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105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