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梅西安节奏模式对许常惠音乐创作的影响——以三首作品为例
[Abstract]:Xu Changhui is one of Taiwan's most influential composers in promoting modern music since the 1960 s. In his early years, he took a music analysis course in Paris, but in his later years he often said publicly that he did not have much influence on his creation, which contradicted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composer. Therefo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hythm of three works of Xu Changhui, this paper compares it with the rhythm pattern of Mei Xi'a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summarize the creative tendency and reasons of Xu Changhui after staying in France.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茅原;;人化的自然和音乐的耳朵——《巴黎手稿》与音乐美学[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许扬宁;许常惠现代风格室内乐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中;;梅西安的钢琴音乐创作[J];音乐研究;2005年04期
2 牟琳;;梅西安与他的《对圣婴——耶稣的二十凝视》[J];钢琴艺术;2007年01期
3 彭志敏;;把大师引向大众的必由桥梁——《梅西安钢琴作品研究》读后[J];音乐研究;2007年04期
4 张景晖;;用心的感动——记邹翔“圣婴二十默想”(全本)音乐会[J];钢琴艺术;2008年09期
5 顾连理;梅西安:《阿西西的圣方济各》[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6 郑中;论梅西安的节奏系统[J];音乐研究;2004年03期
7 郑中;梅西安的多维准序列创作观——以钢琴作品《调式化的音值与音强》为例[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法国第二届梅西安国际现代钢琴比赛9月举办[J];小演奏家;2003年06期
9 丁冰;钢琴组曲《荆棘鸟》中的“梅西安调式”运用及其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10 康建东,冶鸿德;梅西安的“有限移位调式”研究[J];中国音乐;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阿拉坦;;布里亚特语单词自然节奏模式[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解彤 李如春;山艺致敬梅西安百年诞辰[N];音乐周报;2008年
2 盛原;听邹翔演奏《圣婴二十默想》[N];音乐周报;2008年
3 记者邓国庆;幼儿可通过手势学习说话[N];科技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刁艳;北京现代音乐节五月携“新”而来[N];音乐周报;2008年
5 向民;奥尔良国际钢琴比赛现代作品唱主角[N];音乐周报;2006年
6 张欢;秦川现身京城谈琴[N];音乐周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紫茵;王健认识唐吉诃德与阿Q[N];音乐周报;2000年
8 刘甜 编译;2008音乐节繁花落欧洲[N];音乐周报;2008年
9 记者 孟绮;中央院“学院杯”钢琴比赛纪念名家[N];音乐周报;2008年
10 景作人;与“新”相融、与“奇”相趣[N];音乐周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许扬宁;许常惠现代风格室内乐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任怡;象征与超越[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汪胜付;梅西安最后六部管弦乐作品的创作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4 朱麟;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刘奇;莫里斯·奥阿纳音乐语言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许冰;埃德温·戈登音乐教学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杨婧;作曲家个人风格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韵;梅西安《对圣婴—耶稣的二十凝视》音乐主题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慧;梅西安《被遗忘的奉献》音乐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方震;梅西安《阿门幻象》的诠释与演绎[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江水波;爱的欢赞—梅西安《图伦加利拉交响曲》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5 文艺元;梅西安8首钢琴《前奏曲》和声技法及其结构力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6 朱倩;解构《图伦加利拉》[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7 杨洋;梅西安《钢琴前奏曲》第八首<风中映像>的分析与演奏[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8 侯婷婷;梅西安音乐的色彩—有限移位调式与色彩和弦[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9 刘华芳;梅西安钢琴套曲《二十个对圣婴耶稣的注视》的“现代性”特征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洋;论梅西安音乐对我国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56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156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