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凉乐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
[Abstract]:Liangzhou is a region with strong cultural background in the Central Plains, in which Xiliang music was born and has been conceived for nearly three centuries. It takes the music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as the main body, that is, the so-called "Han and Wei Old Music", and extensively absorbs the minority national music and dance art of the Western regions, Central Asia and the north of China, forming its own unique style, which is the treasure of the ancient music and dance art of our country.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t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n music of the court to lead the trend of music and dance of the times. Its forming process is the epitome of politics, cultural exchange and ethnic integration 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Silk Road. It is the epitome of cultural exchange and a partial reflec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weather in the prosperous Ta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represents the exquisite and brilliant music culture of the prosperous Tang Dynasty. Tolerance and generosity.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广达;论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几个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2 王乃昂,蔡为民;论丝路重镇凉州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马建兴;;中国古代礼与法关系之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9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10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屈直敏;;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6 白茹冰;;唐代长安城牡丹的引种与传播[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朱艳艳;慈波;;岑毓英奏折所反映的越南社会景象[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8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9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10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凯;大陆移民与日本古代王权[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一;契丹西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颖玲;项群胜;;“西凉乐”刍议[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彭松;《西凉乐》寻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3 白翠琴;;从西凉乐形成发展看民族间文化交融[J];民族史研究;2002年00期
4 郝毅 ,晓莹;试论唐代甘肃民族乐舞艺术——《西凉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5 郝毅;试探《西凉乐》民族之源——暨论“变龟兹声为之”[J];音乐研究;1985年03期
6 程爱民;;简论西凉乐舞与凉州大曲[J];丝绸之路;2013年22期
7 宋乃娟;;西凉乐舞的艺术特征—以《霓裳羽衣舞》为例[J];音乐创作;2014年01期
8 白翠琴;西凉乐探幽[J];寻根;1995年03期
9 刘堡;古凉州乐舞[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王虹霞;东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乐舞在北方地区的传播及其特点[J];音乐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何端中;西凉乐舞艺术[N];民主协商报;2006年
2 记者 肖洁;甘肃曲子是中国戏曲之母?[N];兰州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项群胜;“西凉乐”考辨[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282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28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