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师心独见炳千秋——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剖析

发布时间:2018-11-21 16:43
【摘要】:正《声无哀乐论》是嵇康的重要音乐美学著作。但"声无哀乐"作为命题,并非只有音乐美学的学科含义,还涉及一般文艺美学的基本问题。嵇康的乐论一反传统观点,注重音乐本身的性质,提出音乐的本体是"和",注重音乐欣赏主体的能动性,并把他的乐论在人格中体现出来。现当代学术界对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或"声无哀乐"命题作了很多研究,曾引发不少哲人和学者的评论,或引经据典
[Abstract]:The Theory of Sound without sadness is Ji Kang's important work on music aesthetics. But as a proposition, "Sound without sorrow" is not only the subject meaning of music aesthetics, but also the basic problem of general literature and art aesthetics. Ji Kang's music theory is contrary to the traditional view, pays attention to the nature of music itself, puts forward that the music itself is "harmony", pays attention to the dynamic role of the subject of music appreciation, and embodies his music theory in his personality.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cademic circles have made a lot of research on Ji Kang's proposition of "No sorrow and no sorrow" or "no sound without sorrow", which has aroused the comments of many philosophers and scholars, or quoted scriptures.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音乐学院理论教研室;
【分类号】:J6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家春;;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J];名作欣赏;2011年23期

2 刘莉;;“乐之为体以心为主”——论嵇康的乐象观[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方骞;;新时期《声无哀乐论》研究述略[J];音乐天地;2011年05期

4 侯玉国;;从“声无哀乐论”谈音乐欣赏[J];艺术教育;2004年05期

5 包德述;;《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的历史成因与美学批评[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6 欣力;;品蔡琴演唱的《庭院深深》[J];作家;2011年13期

7 蒋争鸣;;魏晋六朝文人音乐传播类型及作用探究[J];人民音乐;2011年07期

8 姚峗鉎;;他乡遇知音——读林西莉《古琴》有感[J];书屋;2011年07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梅运生;;嵇康和他的《声无哀乐论》[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石头;鲁迅何以少谈音乐[N];黑龙江日报;2000年

2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齐易 苗虎;源远流长话古琴[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刘一贯;漫谈古琴[N];信息时报;2000年

4 洛秦;孤桐最幽 只须意会[N];中国文化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梅柏青;戴茹:中国“流水”宇宙觅知音[N];成都日报;2009年

6 著名音乐DJ 曾克;摇滚不过就是rock&roll[N];中国经营报;2010年

7 王隽;巫娜:孤独的古琴[N];经济观察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宏政;思想政治教育的音乐之维[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笑梦;嵇康《声无哀乐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晓岑;《声无哀乐论》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汪泓;乐本于道[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兰;略探嵇康与《声无哀乐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法桢;理想与现实之间究竟有多远[D];河南大学;2007年

6 贺林林;嵇康与阮籍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7 李楠;嵇康《琴赋》之“声无哀乐”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瑜;声乃乐之器,情乃乐之本[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杜凌燕;乐本与德音:从《乐记》看礼乐谐和的社会作用[D];浙江大学;2009年

10 邢万里;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音心对映论”研讨述评[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47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347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