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陕北民歌与晋北民歌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3 19:13
【摘要】:陕北与晋北地区隔河相望,都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交融的区域。相似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以及处于相同的语言区,使得两地民歌在风格特征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它们又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陕北与晋北民歌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一部分,在历史渊源方面,对两地民歌形成背景做了基本的研究与对比。历史上陕北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陕北民歌发展史上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陕甘宁发展时期在陕北民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晋北民歌是山西民歌中很有特色的一个代表。历史上的战乱与迁移使得这里的文化受到影响,带有一定的文化区域融合性。 第二部分,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语言特点等方面分别对两地民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对两地民歌的音乐内容从音乐种类,主要民歌种类——“信天游”与“山曲”的音乐结构特点,以及唱词内容作了分析与比较。陕北与晋北两地同处于黄土高原,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使两地人们产生了许多相似的生活习惯。两地的历史文化特点都具有一定的民族融合性,人们是多神论者。在众多的信天游与山曲之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是这两种民歌的一大共性特征。山曲的旋律相比信天游旋律来说,更加细腻、内在一些,而信天游表现的更加豪爽、外在。另外陕北与晋北两地分别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歌唱腔种类,以及音乐特点等。 第三部分,分析了陕北与晋北两地民歌对当今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的启示。将民歌的原生态演唱方法与当今的学院民族声乐教学做了比较分析,以及学院派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借鉴原生态民歌的教学现状及研究,并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陕北民歌与晋北民歌的近年来的发展现状与保护现状。最后论述了陕北民歌与晋北民歌原生态性保护传承的意义 结论:原生态民歌是我们中华民族声乐的源头所在,只有研究掌握好了我们的根源,当代人所演唱的民族歌曲才会更加生活化,从而为大众所接受,这样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才能被掌握和传承下去。所以研究、保护、发展与传承是摆在我们当今民族声乐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Abstract]:North Shaanxi and north Shanxi across the river, are the Central Plains farming culture and northern grassland culture blending region. Similar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 culture, customs and customs, as well as being in the same language area, make the folk songs of both places have great similarity in style, but they have their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and Northern Shanxi from four aspects: the first part, in the historical orig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folk songs between the two places has been made a basic study and comparison. In history,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Northern Shaanxi formed the unique cultural personality with Qin and Han culture as the main body and the northern grassland culture as the fusion. Another important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ongs in northern Shaanxi, Gansu and Ningxia,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ongs in Northern Shaanxi. Shanxi folk songs is a representative of Shanxi folk songs. The history of war and migration has affected the culture here, with a certain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regions.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folk songs from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 culture, life custom,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music content of folk songs in both places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 types of music, the main types of folk songs, the musical structure of "Xintian Tour" and "Shan qu", and the content of singing words. Northern Shaanxi and northern Shanxi are in the Loess Plateau, simila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roduction conditions, so that people in both places have many similar living habit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places have a certain ethnic integration, people are polytheists. Among the many Xin Tian you and Shan qu, the use of Bixing technique is a common feature of these two folk songs. The melodies of mountain music are more delicate and inner than those of Tianyou. In addition, Northern Shaanxi and Northern Shanxi have their own unique folk songs, as well as mus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folk songs in Northern Shaanxi and Northern Shanxi to the teaching and singing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singing methods of folk songs and the teaching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teaching of folk songs of the original ec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by academicians, and give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it. The fourth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Northern Shaanxi folk songs and Jinbei folk songs in recent years.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original ecology of Shanxi folk songs and Northern Shaanxi folk songs.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folk songs are the source of vocal music of our Chinese nation. The folk songs sung by the contemporary people will be more alive and accepted by the public, so that the essence of our national culture can be grasped and passed on. Therefore, research,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front of our national vocal music workers.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意宁;;红色的信天游[J];音乐生活;2011年08期

2 栾承舟;;红都延安[J];中国铁路文艺;2011年07期

3 孙溱;;陕北信天游的语言特点[J];大舞台;2011年06期

4 罗斌;赵士军;;情真意更切——大型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兰花花》臆语[J];舞蹈;2010年12期

5 ;《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信天游)[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6 刘彦君;;大秧歌扭起来[J];艺术评论;2011年09期

7 何鸿政;;南梁,不轻言放弃(外二首)[J];飞天;2011年13期

8 ;胡昭军青花泼墨山水[J];景德镇陶瓷;2011年02期

9 狄马;;民歌的魅力之源[J];延安文学;2011年03期

10 熊召政;;此情可待成追忆[J];延河;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新平;;民初晋北乡村生活方式及其特点——以崞县为例[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薛文礼;;晋北部落村的五道神:民间信仰的“冷热”反思[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曲修雁;;晋北氧化铝厂,走串联法之路[A];晋豫两省有色工业发展论坛暨第三届铝工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郭进安;张淑兰;;晋北一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调查[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清林;张文玉;;张北6.2级地震及晋北地区的重力场变化[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6 常学军;;用延安精神制好药,为人类健康做贡献——延安常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文化回望[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会义;马定国;;区域土地覆被的历史变化及其侵蚀环境效应——晋北永定河上游的案例考察[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俊刚;史艳阳;;彻底解决同朔地区城市供水问题的唯一选择——万家寨引黄入晋北干线工程[A];2006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6年

9 刘凯;;“花儿”——蕴育成长于西部的独特民歌[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刘建宁;石永红;刘旗;王运琦;侯志红;贾会丽;吴欣明;;晋北盆地苜蓿引种试验研究[A];第四届(2011)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红;款款似是轿车来[N];中国汽车报;2002年

2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超载的“信天游”[N];文汇报;2010年

3 刘智远;信天游带我走进黄土地[N];榆林日报;2010年

4 胡广深;信天游唱响北京城[N];榆林日报;2010年

5 高鹃 刘谨 记者 南卫东;延安推出大型多媒体黄土风情文化演出《信天游永世唱不完》[N];延安日报;2010年

6 本报通讯员 韩秀高;山村唱响信天游[N];榆林日报;2011年

7 鲁向英 曹永涛;新旺乡摘取晋北首富桂冠[N];山西日报;2004年

8 方建良;大客户服务网的“固话信天游”业务[N];人民邮电;2003年

9 吴克敬;爱是信天游亘古不变的主题[N];文艺报;2010年

10 新华社记者 白林、李梁;陕北:不再唱悲凉的信天游[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青瑶;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瑜;晋北地区民间道教科仪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马伟;煤矿业与近代山西社会(1895—1936)[D];山西大学;2007年

4 柴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永华;混煤高效低污染燃烧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6 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建民;山西北部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岩石学矿物学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5年

8 关意宁;在表演中创造[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刘兴利;山西北路梆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宋从越;伪蒙疆政权法律制度研究与批判[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霞;陕北民歌与晋北民歌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尉金莹;从《圪梁梁》走近信天游[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3 甄博;浅析明朝至近代晋北聚落的主流形态[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白燕斌;明代晋北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晓虎;日本占领期间晋北地区鸦片问题的调查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杨瑾;晋北堡寨与明至清初边地社会变迁[D];山西大学;2010年

7 张燕丽;晋北道情剧种文化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8 程贞玫;“比兴”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金华芳;《陕北四章》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及演奏心得[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梁振中;信天游演唱的多维透视[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390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390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6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