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礼俗音乐的考察与研究》读后
[Abstract]:Confucius said, "the farther away from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more closed the geograph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landscape is, and the stronger the strength of abiding by traditions and customs," said Confucius: "the more distant the etiquette is, the more it seeks to seek the fields." Northern Shaanxi is such a place to preserve a large number of "modern music and ancient music" (Huang Xiangpeng), the customs of the modern and ancient, the words of the ancient words of the place. Not only did the Neolithic Age and the warring States, Qin, Han, Sui, Ming dynasties, and other cultural sites, cultural relics, tombs, stone carvings, pictorial stones, but also in the ordinary people's marriage, funeral, ritual ceremonies, Still alive are many ancient customs and Zhou Qin etiquette.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翔鹏;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文化特点及其两例古谱[J];音乐研究;1991年04期
2 赵志安;民族音乐学历时性研究述见[J];中国音乐学;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梅,张红兵;略谈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谭智;;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历时-共时”研究的“沟通”[J];歌海;2012年05期
3 杨志鹏;;“十二平均律”教学探究——《三种律制之比较研究》节选[J];黄河之声;2012年06期
4 陈梅生;;泉州南音五空管唐、宋燕乐调溯源[J];海交史研究;2006年02期
5 宫宏宇;;传教士与晚清时的中西音乐交流——花之安与他的《中国音乐理论》[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杨善武;;中国音乐史学创新:观念的更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杨曦帆;;民族音乐学在“藏彝走廊”研究中的意义与实践[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张红梅;;三种南宋乐谱中雅乐音阶商调式乐曲的宫调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吴志武;;南北曲音阶体制与《九宫大成》的音阶形态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杨善武;;中国音乐史学创新:史料的出新[J];音乐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安;传统京剧京胡伴奏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郑俊晖;朱熹音乐著述及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王姿妮;浙地琴乐背景与“西湖琴社”[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钱建明;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廖松清;宗族认同下的吹打乐[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9 赵星垣;由“艺”而“道”[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10 张强;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宏纪;近代以来的“燕乐音阶”观念[D];河南大学;2011年
2 王丽丽;郑觐文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赵璞;从“改造国民性”看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渗透[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4 王伟丽;从歌剧《图兰朵》到川剧《杜兰朵》的声乐文化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克宾;秦汉道家律学思想的“四维”特征[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6 李小平;21世纪初中国大陆民族音乐学学科基本理论研究的进展[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云;《南诏奉圣乐》考略[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8 郑长玲;陈e郊捌洹独质椤分霰尘把芯縖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余文博;“新音乐运动”之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10 丁璐;中国音乐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爱冰;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先生访谈录[J];东南文化;1990年03期
2 夏鼐;;什么是考古学[J];考古;1984年10期
3 乔建中;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 埃·希克曼 ,金经言 ,王昭仁;用于研究传统的音乐考古学[J];中国音乐学;1986年04期
5 李纯一;中国音乐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J];中国音乐学;1991年02期
6 蒂莫西·赖斯 ,汤亚汀;关于重建民族音乐学[J];中国音乐学;1991年04期
7 沈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J];中国音乐学;1996年03期
8 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J];中国音乐学;1999年02期
9 洛秦;民族音乐学作用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J];中国音乐学;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锺恩;2004上海“音乐学学科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开幕式主旨报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王晓平;;推开世界文化之窗 展示异域音乐景观——评《世界民族音乐地图》[J];人民音乐;2008年11期
3 ;两岸三地民族音乐学论坛(2010年)在苏州成功举办[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武文华;高贺杰;;一个富有学科意识的创意——建设中的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J];人民音乐;2008年09期
5 范晓峰;;南艺乐学的开拓者与传播者——写在高厚永教授音乐文集出版之际[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4期
6 高厚永;;纪念南京艺术学院召开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30周年[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年03期
7 杜亚雄;20世纪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上)[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杨民康;论日本民族音乐学对中国大陆音乐学术界的影响[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杜亚雄;中西民族音乐学家研究范围之比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10 吕莉娅;程之伊;;传统是一种精神——记一次“民族音乐学”课堂讨论[J];音乐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上海音乐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2 张元元;;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北为例[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萧友梅一百二十周年诞辰纪念仪式在沪举行[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4 刘安麟;李登科;邓风东;张京红;戴进;;陕北地区植被、土地利用类型遥感本底调查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杨加周;赵豫凤;苗乃周;;陕北地区1154例男性不育者精液分析[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6 蒋国荣;华天y=;;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声学设计[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7 ;星海音乐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8 武富礼;赵靖舟;;陕北地区中生界油气补偿成藏规律及其勘探意义[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张兴榆;曹明明;;陕北地区水资源安全及需求预测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闫当萍;路永贵;张怿浩;王智琴;南斌成;陈鲜梅;;陕北地区马铃薯产业化开发与对策[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紫茵;中国指挥学会在京召开年会[N];音乐周报;2006年
2 徐荐;沈洋:好戏就在后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本报记者 吴丹;中国竖琴制造:孤弦曲难成[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紫茵;谭利华:我崇拜巴顿[N];音乐周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彝族歌手者建周楚雄放歌[N];楚雄日报(汉);2008年
6 本报记者 范昕;田艺苗:“有多温柔,就有多勇敢”[N];文汇报;2010年
7 张萌;走入宽广的教育视野[N];音乐周报;2004年
8 于青;写心境 作心曲 唱心声[N];人民日报;2007年
9 张景元;弦歌不辍琵琶行[N];协商新报;2006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周铿欲续写深圳钢琴传奇[N];深圳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华;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亚芳;透过文本:对西方传教士记录的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祁慧民;音乐文化交融环境中的个性与共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李莘;河北霸州胜芳镇民间花会音乐民俗志[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高海清;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板俊荣;民族音乐学多位网视野下的海州五大宫调[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8 王中旭;阴嘉政窟[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吴慧娟;福建仙游三—教仪式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悦;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的可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2 李湘君;陕北地区坡耕地投资效应的可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晓娜;陕北地区能源开发过程中环境问题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孔凡楼;陕北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可拓决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宫淑燕;陕北主导产业选择与实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秦旭;陕北地区生态用水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7 位志宇;基于包络分析方法的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姜海莹;循环经济视角下的陕北地区坡耕地利用的可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雅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能源产业投入产出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10 尹超;农村人情礼俗消费对农民生活的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47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447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