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二人台音乐形态初探

发布时间:2017-03-19 10:01

  本文关键词:二人台音乐形态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二人台音乐形态。近百年来,长城内外、黄河左右、阴山南北,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蒙汉人民在长期的文化艺术交流与互动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民间艺术品类——二人台。二人台是蒙汉人民艺术结合的结晶,它集中地体现出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的特色与特征。对此,本文将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对二人台音乐形态诸般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 笔者在本课题探索研究过程中,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二人台音乐结构基础上,尝试着运用赵宋光先生在《旋律学学科建设刍议》(1995;2001)、《旋律形态结构“12 维度剖析法”的实证探索》(2000;2001)两篇文章中所提出的音乐形态学分析方法,从唱腔、牌子曲、乐器、句式结构、调式调性五个方面对二人台音乐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揭示其独特的形态学特质。 论文中,对二人台音乐的唱腔曲体、板式变化、唱腔的特点、行腔特点以及唱腔过门几个方面加以探讨。对二人台牌子曲的来源、发展和演变、特点以及牌子曲的音乐形式作以专门的介绍。同时对二人台乐器、演奏进行了简述。 本文把焦点集中在对二人台音乐的句式结构、调式调性分析上。对句式结构进行了尽可能精密的分析解剖,特别是对二人台音乐中的两句式乐段结构、三句式乐段结构、四句式乐段结构、多句式乐段结构等音乐结构样式,进行了归类总结。对调式调性特征,从单一调式和调式变换两个角度,进行了重点分析。从细部诸维度、布局诸维度、结构逻辑诸维度三个层面,力图为当前的二人台音乐形态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模式。笔者认为,本研究方法对二人台音乐研究来说,是一种初步的分析和新的尝试。
【关键词】:二人台 文化交流 音乐形态 句式结构 调式调性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J607
【目录】:
  • 绪论7-20
  • 第一章 二人台音乐的唱腔、牌子曲、乐器20-36
  • 第一节 二人台音乐的唱腔21-28
  • 一、唱腔音乐的曲体21-23
  • 二、唱腔音乐的板式变化23-26
  • 三、唱腔的特点26-27
  • 四、唱腔音乐的行腔特点27-28
  • 五、唱腔中的过门28
  • 第二节 二人台音乐的牌子曲28-33
  • 一、牌子曲的来源28-29
  • 二、牌子曲的发展和演变29-30
  • 三、牌子曲的特点(蒙古族)30-32
  • 四、牌子曲的形式32-33
  • 第三节 乐器、演奏33-36
  • 一、梅33-34
  • 二、四胡34
  • 三、扬琴34-35
  • 四、四块瓦35-36
  • 第二章 二人台音乐句式结构、调式调性36-73
  • 第一节 二人台音乐句式结构36-53
  • 一、两句式乐段结构36-43
  • 二、三句式乐段结构43-45
  • 三、四句式乐段结构45-51
  • 四、多句式乐段结构51-53
  • 第二节 二人台音乐调式、调性53-73
  • 一、单一调式53-66
  • 二、二人台音乐调式变换66-73
  • 结语73-74
  • 注释74-79
  • 参考文献79-81
  • 附录81-89
  • 后记8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s弒,

本文编号:255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55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f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