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伪满时期吉林地区学校音乐教育

发布时间:2019-11-30 04:25
【摘要】: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这十四年时间在历史中被称为“伪满时期”。虽然这是一段屈辱与痛苦的回忆,我们却无法忽视历史的痕迹,从学术研究角度出发,更应该理性的看待这段历史所造成的文化现象及远期影响。本文针对伪满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进行研究与梳理,正是为了完善中国音乐教育历史,理性地分析伪满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体制、专业音乐教育发展、专业音乐人才培养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因为吉林省长春市是伪满政府所在地,许多重要的方针指令都是从这里颁布,从这里开始实施,因此本文将研究的地域范围锁定在吉林地区。 为了强化精神统治,宣传奴化思想,日伪政府对学校音乐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审查与控制。日伪当局以所谓的日满亲善、建国精神为指导方针对学校音乐的教育目的、课程标准、教育内容、教科书、学校庆典仪式音乐的使用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虽然这一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抹杀了艺术本身的真善美,但是它却是中国近代音乐史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中国专业音乐的发展,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与音乐表演人才。 本论文借鉴了现有的伪满时期教育研究与音乐文化研究的资料和成果,并且大量翻阅了伪满时期原始档案、公文、报纸。在此基础上,对伪满时期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科书的编辑出版、教科书的使用、学校仪式音乐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整理与描述。另外,论文中还涉及到专业音乐机构的建设与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校反满抗日社团的音乐活动。总之,本文具体的、系统的叙述了伪满时期学校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希望对于完善和整理伪满时期学校教育历史及音乐历史做出一些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4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燕为;伪满时期吉林市的殖民教育及其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2 车京花;《满洲评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7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567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2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