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字声问题及审美差异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英放;;音乐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2 龚妮丽;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两次转换的美学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01期
3 常晓静;;音乐史的社会史坐标——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书写方式[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温和;从李叔同的歌曲创作看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的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5 杨德华,杨秋仪;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与音乐人才市场培育问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6 李莉,田可文;“国共合作”中的武汉抗战音乐活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张映兰;;音乐史上“新音乐”概念之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8 钱彤;论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崛起[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钱彤;论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崛起(下)[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彭丹雄;简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秦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刘晓江;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正君;青海、甘肃河湟地区民族杂居地土族民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晔;性别视角下的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现状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柯扬;影响音乐创作的四个文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4 郭娜;音乐审美偏好与人格特征及道德的相关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5 斯琴朝克图;色·恩克巴雅尔混声无伴奏合唱作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张雪;黄自与舒伯特艺术歌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武慧;北京小提琴艺术发展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于慧;中日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高歌;浅论“中国民族声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伟;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丽;;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比较论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徐大公;;歌唱艺术中的四种唱法[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3 韩丽娜;;通俗、民族、美声唱法在歌曲演唱中的交叉运用[J];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4 高凡雅;;民族唱法的几点心得[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5 康长安;;从第14届青歌赛看当前我国声乐演唱的新方向[J];大家;2011年15期
6 范娟;;试析声乐中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区别[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彭黄;;对当前民族唱法的发展状况及成因的再认识[J];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8 雷贞;;现代美声演唱方法的创新问题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9 ;音乐知识问答[J];流行歌曲;2011年02期
10 马秋华;;科学性、民族性、文化性、时尚性——在美声唱法中的具体体现[J];音乐创作;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群;王建;高下;沈晓辉;俞晨杰;杨烨;;美声与民族唱法中不同元音嗓音测试分析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2 马建华;;“面罩”唱法在民族唱法中的运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庄民权;;声乐训练的民族化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聂秀娥;;弘扬音乐文化 服务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茉玲;;歌唱呼吸散论[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车小红;;试论高校声乐教学的师生素质和教与学关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声乐教育——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上的讲话[A];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纪露;;高雅与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强独唱音乐会有感[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涂怡岚;;论周小燕声乐教学整体观的形成和确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苗鸿信;;我国通俗唱法的基本特征[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小莹;民族唱法的路不止一条[N];中国艺术报;2004年
2 马洁;“千人一面”辩[N];音乐周报;2003年
3 大庆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青年教师 王琳琳;美声唱法的特点和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N];音乐生活报;2010年
4 李小莹;民族唱法要多样化[N];中国艺术报;2004年
5 陈迅雷;浅谈民族唱法[N];贵州民族报;2005年
6 孙焕英;“青歌大赛”三问[N];北京日报;2006年
7 李成贵;“洋唱法”一定要唱“洋歌”么?[N];黄冈日报;2006年
8 李曦曦 胡佳轶;“千人一嗓”太单调 民族唱法缺个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李小莹;民族唱法应该“万紫千红”[N];中国艺术报;2004年
10 记者 伍斌;青歌赛民族唱法千人一嗓[N];解放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共融性问题考察与反思[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2 陈芳芳;论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3 张慧勇;“三种唱法”之我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4 田洁;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肖萍;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歌唱技巧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子轩;“兼容并蓄”——彭媛娣教授声乐教学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7 徐硕;红梅盛开 喜获众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莎莎;“吴碧霞现象”声乐教学理念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盛况;论美声唱法中的声情并茂[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何素芬;论喻宜萱美声唱法民族化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78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67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