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探寻壮族传统歌咏文化的延续动力
本文关键词:从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探寻壮族传统歌咏文化的延续动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壮族地区素以“歌海”著称,壮族民众视山歌歌咏活动为人生之重要大事,与山歌须臾不可分,从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歌咏文化深刻而自然地体现了壮族族群的文化品性,从而成为族群认同的标志之一,凝聚着整个壮民族的民族精神。 壮族民众喜歌善歌,歌唱活动是他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传统歌咏活动场所也就是劳动、生活的场所,二者相伴相生。在传统的山歌歌咏场所,人们唱着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歌,丰富多彩的壮族山歌伴随着壮族民众在田间劳动、在温暖的家屋里迎客、在圩市上聚会对歌、在婚丧嫁娶的仪式场上表达自己的悲喜。随着历史的推移,壮族民众的活动场所也不断在发生着改变,现代的山歌歌咏场所在继承传统的特点上与过去相比也产生了极大的不同。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田间劳动场所的缩小,田间地头的山歌声渐趋消逝;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壮族民众中的主要人群在日常活动中的缺席,圩市上的聚会对歌也相对减少;外来文化的融入,使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受到冲击,呈现多样化的形式,山歌在娱乐活动中开始退居次要的地位,由此也导致了传统山歌歌咏场所向非主流化转变。表面上看好象壮族山歌的生存空间缩小了,山歌与壮族民众生产生活将要发生分离,传统在现代条件下将要出现断层,壮民族的族群特性正在弱化,族群认同的功能似乎也在减弱。 本文通过对壮族传统山歌歌咏场所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传统歌咏场所在现代的变迁和特点进行分类描述,分析其文化特点,试图从变迁的特征中找出使传统得以延续的动力,分析壮族山歌内在文化特征的演变规律。拟用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以及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以及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纵向地从壮族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过程来探讨孕育壮族歌咏文化土壤的变迁,以分析传统民族文化在当下的生存环境,探寻壮族传统歌咏文化在现代延续的动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的提出提供合理的建议。 通过对壮族传统歌咏活动场所的现代变迁进行分析,发现在诸多影响传统延续的因素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对歌咏活动的影响和壮族歌咏文化主体的自我认定分别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和推动作用,在新时期二者则成为了传统得以延续的动力。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起到的是外力的作用,或阻碍或推动,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动力则是蕴含在在壮族民众内心深处的一种民族凝聚力。 实际上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由壮族传统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折射出山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变化特征,这种变化是其文化特性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影响下产生的,同时也是其本身有规律运动变化中的一个过程,而文化有规律运动的主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内心深处共同的民族凝聚力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动力。虽然原有的传统歌咏场所减少了,但是作为山歌文化主体的壮族民众在政府、学者、商家的共同作用和带动下,开辟了新的歌唱场所来展示他们的族群特性;新时代的壮族民众开始用山歌在旅游场地与游客同乐;国际舞台也成为了壮族民众展现自我民族品性的重要场所。传统与现代的因素在壮族山歌这一文化现象上凝聚为一体,它们从来就没有断裂过。
【关键词】:壮族山歌 歌咏场所 变迁 意识形态 自我认定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07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8
- 引言8-14
- 一 、选题的缘起、目的和意义8-9
- 二、前人研究述评9-11
- 三、相关概念的理解11-13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13-14
- 第一章 壮族传统歌咏场所14-25
- 第一节 劳动场所14-16
- 第二节 节日聚会场所16-19
- 第三节 家屋19-20
- 第四节 宗教活动场所20-22
- 第五节 比赛场22-23
- 第六节 传统歌咏场所的特点23-25
- 第二章 壮族传统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25-35
- 第一节 原有传统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25-26
- 第二节 新出现的歌咏场所26-32
- 第三节 变迁的特点32-35
- 第三章 壮族传统歌咏文化的延续动力35-46
- 第一节 传统在现代的延续35-36
- 第二节 外部冲击:意识形态领域对歌咏活动的影响36-41
- 第三节 内部动力:壮族民众对山歌活动的自我认定41-46
- 结语46-48
- 注释48-51
- 参考文献51-54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4-55
- 后记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稀琳;;浅谈大新县壮族歌圩的山歌文化[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2 李萍;;从广西平果嘹歌看壮族原始宗教信仰[J];梧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赵明龙;;中越壮岱族群歌圩民俗文化及其保护与开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张升浩;;论广西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现象[J];歌海;2011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冠品 覃承勤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原副主席;广西山歌学会会长;壮族山歌文化传承与发展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王志伟;壮族山歌的艺术魅力[N];中国文化报;2003年
3 实习生 杨刚 钱模 蒋天灿 张登海;我省壮族同胞欢度“三月三”[N];云南日报;2006年
4 记者 禾嘉;南宁有位山歌王[N];广西日报;2006年
5 ;革命老区的“乌兰牧骑”[N];中国文化报;2004年
6 邓平 刘廷智;活跃在壮乡的“乌兰牧骑”[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记者 曾永联邋通讯员 张华勇 卢大任;武鸣“三月三”歌圩唱响“壮乡美”[N];广西日报;2007年
8 黄尚学;田阳县着力打造布洛陀文化品牌[N];广西日报;2006年
9 记者 陈祥蕉;“紫荆龙情”唱响广东[N];南方日报;2007年
10 曹滢 赵文;“民歌效应”助推广西经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璐;从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探寻壮族传统歌咏文化的延续动力[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从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探寻壮族传统歌咏文化的延续动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8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