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对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11 23:04
学堂乐歌是存在于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音乐体裁,是指经过大量传唱的原创音乐作品。曲调大多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等地区,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进行演唱。学堂乐歌集中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音乐体系的发展方向,为之后的现代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学堂乐歌的历史及内容入手,了解学堂乐歌的发展条件和社会背景,探究学堂乐歌为新中国音乐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20,(1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历史背景
二、乐歌创作及代表人物
(一)黄遵宪
(二)李叔同
三、发展条件
(一)近代文学的发展
(二)近代传媒技术的引进
四、对近代音乐发展的影响
(一)创作大量音乐作品
(二)提升国民艺术素养
(三)推动艺术的发展
(四)改变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方向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堂乐歌在近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影响[J]. 朱亚男. 艺术科技. 2019(08)
[2]从学堂乐歌浅谈中国的音乐教育[J]. 杨希. 戏剧之家. 2019(21)
[3]李叔同与“学堂乐歌”刍议[J]. 邱玥. 大众文艺. 2018(02)
[4]李叔同声乐作品《送别》的艺术风格[J]. 魏德儒. 当代音乐. 2017(17)
[5]中国现代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J]. 李晓巧. 文史天地. 2017(03)
[6]论晚清儿童诗歌[J]. 谢毓洁.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5)
本文编号:3029855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20,(1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历史背景
二、乐歌创作及代表人物
(一)黄遵宪
(二)李叔同
三、发展条件
(一)近代文学的发展
(二)近代传媒技术的引进
四、对近代音乐发展的影响
(一)创作大量音乐作品
(二)提升国民艺术素养
(三)推动艺术的发展
(四)改变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方向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堂乐歌在近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影响[J]. 朱亚男. 艺术科技. 2019(08)
[2]从学堂乐歌浅谈中国的音乐教育[J]. 杨希. 戏剧之家. 2019(21)
[3]李叔同与“学堂乐歌”刍议[J]. 邱玥. 大众文艺. 2018(02)
[4]李叔同声乐作品《送别》的艺术风格[J]. 魏德儒. 当代音乐. 2017(17)
[5]中国现代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J]. 李晓巧. 文史天地. 2017(03)
[6]论晚清儿童诗歌[J]. 谢毓洁.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5)
本文编号:3029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029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