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歌曲《故乡》与《嘉陵江上》之比较研究与演唱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4 13:25
抗战歌曲是在我国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最具有民族性、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绚丽瑰宝,在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激发了无数国民坚贞不渝的爱国热情与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至今仍保有无法替代的教育作用。通过横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首抗战歌曲《故乡》和《嘉陵江上》,并分别对其在演唱中的风格把握和情绪处理进行阐述,以提炼两首歌曲的统一性、差异性,对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宣扬抗战歌曲的时代意义,以及对声乐演唱者深刻理解和掌握两首歌曲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定性分析法,对两首作品的歌词、旋律、钢琴伴奏织体、力度变化、叙事方法、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一一比较,并穿插列举谱例、表格和曲式图等形象化表达,深入挖掘两首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总结其音乐特点,归纳出两首作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两个部分,最后对两首作品的演唱风格、情绪处理等方面提出可行建议。通过对多方面内容的研究,使广大声乐爱好者更好地了解此类抗战歌曲的艺术特性,并对其演唱处理能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两首歌曲的相同之处
1.1 作品表现的主题思想相同
1.1.1 都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苦难历程
1.1.2 都讴歌和赞美了可爱的家园
1.1.3 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坚定的反抗精神
1.2 作品的部分技术表现手法相同
1.2.1 都运用了强烈的戏剧冲突手法
1.2.2 都运用了转调或离调手法
1.3 作品产生的社会反响与对后世的影响相同
1.3.1 作品在当时都产生了非常强烈社会反响
1.3.2 作品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
2.1 故事叙事的手法不同
2.2 唤醒人民反抗的手法不同
2.3 揭示主题的手法不同
2.4 曲式结构和调式调性不同
3 两首歌曲演唱中的艺术处理
3.1 风格的准确把握
3.2 情绪的恰当处理
3.2.1 《故乡》的情绪处理
3.2.2 《嘉陵江上》的情绪处理
3.3 咬字和行腔的艺术处理
3.3.1 《故乡》咬字和行腔的艺术处理
3.3.2 《嘉陵江上》咬字和行腔的艺术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的悲歌 民族的记忆——歌曲《嘉陵江上》的文化解读[J]. 贾万银. 音乐创作. 2015(06)
[2]陆华柏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贡献[J]. 丁卫萍.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4(03)
[3]追寻聆听:民魂战歌的嘹亮乐章——抗战歌曲专题文献研究[J]. 王兆辉,魏兵,任竞.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3)
[4]音乐与政治:音乐中的民族主义——以抗战歌曲为中心的考察[J]. 王续添. 抗日战争研究. 2008(03)
[5]三十年代著名抗战歌曲的创作特征[J]. 刘慧,刘忠. 甘肃高师学报. 2003(01)
[6]魂牵梦绕故乡情──艺术歌曲《故乡》浅析[J]. 王小昆. 艺术探索. 1997(03)
硕士论文
[1]浅析贺绿汀的声乐作品《嘉陵江上》[D]. 李铭磊.山西大学 2013
[2]试论艺术歌曲《故乡》的艺术处理[D]. 盖亚男.山西大学 2013
[3]论抗战歌曲的艺术特色及其价值[D]. 尹晨曦.河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49437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两首歌曲的相同之处
1.1 作品表现的主题思想相同
1.1.1 都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苦难历程
1.1.2 都讴歌和赞美了可爱的家园
1.1.3 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坚定的反抗精神
1.2 作品的部分技术表现手法相同
1.2.1 都运用了强烈的戏剧冲突手法
1.2.2 都运用了转调或离调手法
1.3 作品产生的社会反响与对后世的影响相同
1.3.1 作品在当时都产生了非常强烈社会反响
1.3.2 作品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
2.1 故事叙事的手法不同
2.2 唤醒人民反抗的手法不同
2.3 揭示主题的手法不同
2.4 曲式结构和调式调性不同
3 两首歌曲演唱中的艺术处理
3.1 风格的准确把握
3.2 情绪的恰当处理
3.2.1 《故乡》的情绪处理
3.2.2 《嘉陵江上》的情绪处理
3.3 咬字和行腔的艺术处理
3.3.1 《故乡》咬字和行腔的艺术处理
3.3.2 《嘉陵江上》咬字和行腔的艺术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的悲歌 民族的记忆——歌曲《嘉陵江上》的文化解读[J]. 贾万银. 音乐创作. 2015(06)
[2]陆华柏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贡献[J]. 丁卫萍.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4(03)
[3]追寻聆听:民魂战歌的嘹亮乐章——抗战歌曲专题文献研究[J]. 王兆辉,魏兵,任竞.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3)
[4]音乐与政治:音乐中的民族主义——以抗战歌曲为中心的考察[J]. 王续添. 抗日战争研究. 2008(03)
[5]三十年代著名抗战歌曲的创作特征[J]. 刘慧,刘忠. 甘肃高师学报. 2003(01)
[6]魂牵梦绕故乡情──艺术歌曲《故乡》浅析[J]. 王小昆. 艺术探索. 1997(03)
硕士论文
[1]浅析贺绿汀的声乐作品《嘉陵江上》[D]. 李铭磊.山西大学 2013
[2]试论艺术歌曲《故乡》的艺术处理[D]. 盖亚男.山西大学 2013
[3]论抗战歌曲的艺术特色及其价值[D]. 尹晨曦.河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49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04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