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5 22:30
  本文以所知见存海内外的宋代大晟钟为切人点,通过历史学、考古学、音乐学研究,揭示宋代青铜编钟的时代特征,尤其是与黄钟标准音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根据今存大晟钟所保存的实际音响,讨论、推定宋代的黄钟标准音高。 大晟钟是北宋徽宗年间制定、推行大晟新乐时期设计、铸造的固定音高青铜打击乐器。它们具有中国传统合瓦形编钟的外貌特征,同时又集中体现了宋代科学家、音乐学家研究、制造、使用编钟的时代性认识与所达到的实际水平。 笔者在国内八个省市的文博考古部门与台湾、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收集到了总计二十五件大晟钟的相关资料;通过考察、研究发现,这些见存实物在形制、纹饰、铭文等外表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类型差异,体现出相应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征;但在音乐性能方面,则以其较有规律的逻辑关系,表现出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应的音乐面貌的原生性。这二者相互结合,从不同角度说明,见存实物虽然可能各有其不同的制作过程、流传经历,但它们都是执行北宋大晟律音律标准时的产物,而且仍然保存着当时的实际音响。 通过对文献史料中宋代黄钟标准音高议制的名实辨析,可以进一步确认,有宋一代新定并真正付诸音乐实践,且...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关键词>
"><英文摘要>
"><英文关键词>
绪 论
第一章 大晟钟的历史学研究
    第一节 大晟钟的编钟文化背景
    第二书大晟钟的产生:北宋时期的大晟钟
    第三节大晟钟的流传:北宋之后的大晟钟
    第四节大晟钟历史学研究的几点认识
第二章见存大晟钟的考古学研究
    第一节见存大晟钟概况
    第二节形制特点分析
    第三节型式划分与相关认识
第三章见存大晟钟的音乐学研究
    第一节音乐性能概况
    第二节音高逻辑关系分析
    第三节相关认识与本章小结
第四章大晟钟与大晟律黄钟标准音高
    第一节北宋时期编钟与音律的关系
    第二节历史上的大晟律
    第三节从见存大晟钟看大晟律黄钟标准音高
    第四节相关认识与本章小结
第五章宋代音乐艺术实践中的黄钟标准音高
    第一节宋代黄钟之议
    第二节黄钟名实辨析
    第三节由见存大晟钟推定的宋代黄钟标准音高
结 论
附 录
    附录一:宋(金)代编钟与新乐议制编年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三:插图目录
附 表
    附表一:见存大晟钟形制数据统计表
    附表二:见存大晟钟测音数据统计表
    附表三:河南新郑青铜春秋(?)测音数据统计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结合音的新概念[续][J]. 郑荣达.  乐器. 1987(03)
[2]古钟形状和特性[J]. 蔡秀兰,郑敏华,陈通.  声学学报. 1987(02)
[3]隋至宋乐律递变考(上)[J]. 隗芾.  社会科学战线. 1985(01)
[4]中国编钟的过去和现在的研究[J]. 戴念祖.  中国科技史料. 1984(01)
[5]“大和·南吕中声”钟[J]. 郑绍宗.  文物. 1983(11)
[6]椭圆截锥的弯曲振动和编钟[J]. 陈通,郑大瑞.  声学学报. 1983(03)
[7]古编钟的声学特性[J]. 陈通,郑大瑞.  声学学报. 1980(03)
[8]宋大晟编钟考述[J]. 陈梦家.  文物. 1964(02)
[9]上京款大晟南吕编钟[J]. 李文信.  文物. 1963(05)



本文编号:3120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120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1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