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歌词对宋词的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7 02:07
80年代以来,中国通俗流行音乐得到了空前发展,歌词现象已经作为一种通俗文化的特殊文本表现形式,广泛活跃在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近些年来,“复古风”盛行,中国风式歌词异军突起,大量中国风式歌曲纷涌而出,中国流行乐坛出现了一次巅覆式的尚古狂潮。本文将就歌词对宋词的接受情况进行分析,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行一一讨论。词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学现象。在中国词(不管是宋词还是歌词)史上,词的流传从来都是口头传播与文本传播两种方式并存行进的,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也就决定了词这一文学样式在文化功能上的内在悖立。通过歌词对于宋词的接受过程,我们可以推理和假想出文学本身对于传播接受过程的深刻依赖以及此过程中文本阐释对于作品本身的巨大影响,以及其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艺术,在与大众接受的作用与反作用之间产生的巨大张力。现代歌词多元化发展,其中,中国风式歌词还只是一种尝试,意图通过对宋词的文本复制、体制沿袭等方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从厚重的历史中取得支撑,以改善现今精神领域的空虚。从琼瑶到方文山到心然到后弦再到许嵩,一大批当代歌词作者都在付出努力,意图通过歌词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宋词与歌词一脉相承的艺术审美的背后,...
【文章来源】: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两般曲调一样情——歌词与宋词共通的特殊文体
第一节 宋词盛行——有宋一代的灿烂文化
第二节 歌词天下——新时代的典型文本
第三节 殊途同归——歌词与宋词共通的特殊文体
第二章 旧阙新唱皆有缘——歌词对宋词文本的引用沿袭
第一节 从诗到词——诗学系统向音乐文学转变
第二节 旧阙新唱——现代歌词对宋词的文本引用
第三章 厌听笙歌旧曲章——歌词对宋词的接受传承
第一节 恍惚当年——歌词对宋词体制的因袭与嬗变
第二节 旧时风月——歌词对宋词意境的传承与变迁
第四章 豆蔻妙思有新词——流行歌词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以情制胜——影视音乐的兴起,琼瑶的细腻抒情
第二节 素颜韵脚——方文山的精致中国风
第三节 超然仙乐——虚拟时代,心然的仙侠诗意
第四节 豆蔻初成——许嵩的游弋古今和后弦对古典的消解
第五章 别有天地是人间——跳出词体后的重新解读
第一节 跳出词体——词体的真实身份和位置
第二节 一路走来——在歌词与宋词的中点
第三节 坠入人间——崭新的文化语境
第四节 多重想象——阐释的误读与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琼瑶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名录
附录二 方文山歌词作品名录
附录三 心然仙侠音乐唱录专辑作品名录
附录四 许嵩唱录专辑作品名录
附录五 后弦唱录专辑作品名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122594
【文章来源】: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两般曲调一样情——歌词与宋词共通的特殊文体
第一节 宋词盛行——有宋一代的灿烂文化
第二节 歌词天下——新时代的典型文本
第三节 殊途同归——歌词与宋词共通的特殊文体
第二章 旧阙新唱皆有缘——歌词对宋词文本的引用沿袭
第一节 从诗到词——诗学系统向音乐文学转变
第二节 旧阙新唱——现代歌词对宋词的文本引用
第三章 厌听笙歌旧曲章——歌词对宋词的接受传承
第一节 恍惚当年——歌词对宋词体制的因袭与嬗变
第二节 旧时风月——歌词对宋词意境的传承与变迁
第四章 豆蔻妙思有新词——流行歌词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以情制胜——影视音乐的兴起,琼瑶的细腻抒情
第二节 素颜韵脚——方文山的精致中国风
第三节 超然仙乐——虚拟时代,心然的仙侠诗意
第四节 豆蔻初成——许嵩的游弋古今和后弦对古典的消解
第五章 别有天地是人间——跳出词体后的重新解读
第一节 跳出词体——词体的真实身份和位置
第二节 一路走来——在歌词与宋词的中点
第三节 坠入人间——崭新的文化语境
第四节 多重想象——阐释的误读与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琼瑶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名录
附录二 方文山歌词作品名录
附录三 心然仙侠音乐唱录专辑作品名录
附录四 许嵩唱录专辑作品名录
附录五 后弦唱录专辑作品名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122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12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