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长城随想》的音乐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3 16:05
二胡曲《长城随想》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完成的一部大型民族器乐协奏曲,这部作品描绘了万里长城的伟大景观,从登临长城的畅想开始,慢慢发展到对伟大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整首乐曲都洋溢着作者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作者通过对伟大建筑长城的描绘,借景抒情,以独特的艺术格调,讴歌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畅想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饱含沧桑、浮想联翩的“关山行”;铁骑驰骋、奋勇杀敌的“烽火操”;怀念战士、如泣如诉的“忠魂祭”;高瞻远瞩、展望未来的“遥望篇”。每个乐章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具特色,而这四个乐章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一篇气度轩昂的爱国优秀作品。在我国的民族器乐作品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跨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是刘文金从1979年开始构思,1982年由闵惠芬首演成功,历时4年的创作,使这首作品在二胡的演奏艺术技巧、民族器乐表现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至今这首二胡曲在众多的二胡作品中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一部成功的作品,我们是需要多多学习的,不仅要分析它的音乐本体,也要分析它背后的文化内涵,正如于润洋先生所说“一部比较严肃、深刻的音乐作品在我们的听觉感知能...
【文章来源】: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一般情况
第一节 作者生平
第二节 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
第一节 序曲
第二节 关山行
第三节 烽火操
第四节 忠魂祭
第五节 遥望篇
第三章 音乐作品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
第一节 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器乐发展
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民族器乐发展
三、改革开放时期民族器乐的发展
第二节 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分析
一、作品的创作特点
(一) “雅俗共赏”的音乐语言
(二) “中西理念”的相互交融
二、《长城随想》之所以成功的内涵
(一) 作曲家自身的创作精神
(二) 创作与演奏的完美结合
(三) 时代的需要
第四章 《长城随想》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 民族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第二节 二胡音乐要突出传统民族文化特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城随想》研究现状的“多视角”分析[J]. 曹德维. 中国音乐. 2009(02)
[2]百年二胡回顾与展望——在“新世纪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上的发言[J]. 蒋巽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8(02)
[3]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致刘文金[J]. 乔建中. 人民音乐. 2007(11)
[4]琴韵国魂响华章 笔耕不辍谱人生——庆贺刘文金从事音乐艺术50年活动综述[J]. 黄俊兰. 人民音乐. 2007(11)
[5]二胡百年历程初衡[J]. 步振勇. 艺海. 2007(03)
[6]民族的魂魄 美的神韵——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作品探析[J]. 彭辉,陈安乐. 剧作家. 2006(03)
[7]根植传统 求新求变——听刘文金民族音乐作品音乐会有感[J]. 刘再生. 人民音乐. 2006(05)
[8]和声在民族风格歌曲伴奏中的运用[J]. 李向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9]建筑奇迹与民族精神杰作——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J]. 欣乐. 小演奏家. 2005(07)
[10]指挥札记——我排练《长城随想》[J]. 姚毅军.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135604
【文章来源】: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一般情况
第一节 作者生平
第二节 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
第一节 序曲
第二节 关山行
第三节 烽火操
第四节 忠魂祭
第五节 遥望篇
第三章 音乐作品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
第一节 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器乐发展
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民族器乐发展
三、改革开放时期民族器乐的发展
第二节 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分析
一、作品的创作特点
(一) “雅俗共赏”的音乐语言
(二) “中西理念”的相互交融
二、《长城随想》之所以成功的内涵
(一) 作曲家自身的创作精神
(二) 创作与演奏的完美结合
(三) 时代的需要
第四章 《长城随想》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 民族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第二节 二胡音乐要突出传统民族文化特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城随想》研究现状的“多视角”分析[J]. 曹德维. 中国音乐. 2009(02)
[2]百年二胡回顾与展望——在“新世纪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上的发言[J]. 蒋巽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8(02)
[3]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致刘文金[J]. 乔建中. 人民音乐. 2007(11)
[4]琴韵国魂响华章 笔耕不辍谱人生——庆贺刘文金从事音乐艺术50年活动综述[J]. 黄俊兰. 人民音乐. 2007(11)
[5]二胡百年历程初衡[J]. 步振勇. 艺海. 2007(03)
[6]民族的魂魄 美的神韵——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作品探析[J]. 彭辉,陈安乐. 剧作家. 2006(03)
[7]根植传统 求新求变——听刘文金民族音乐作品音乐会有感[J]. 刘再生. 人民音乐. 2006(05)
[8]和声在民族风格歌曲伴奏中的运用[J]. 李向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9]建筑奇迹与民族精神杰作——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J]. 欣乐. 小演奏家. 2005(07)
[10]指挥札记——我排练《长城随想》[J]. 姚毅军.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135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13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