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作簧”:四重证据视域下的一个古史传说及其礼乐意义
发布时间:2021-04-14 00:48
"女娲作簧"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化事件,是上古时代礼乐文明的滥觞,由此产生的鼓簧艺术在石器时代得以延续;进入青铜时代,夏商周继承了这种艺术传统;而至春秋时代,孔子编纂《诗经》,其中的四首"鼓簧诗"更体现了口簧作为礼乐用器以及鼓簧艺术作为礼乐艺术形式的重要意义。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结合口述史料与活性态口簧艺术遗存,即以四重证据表明"女娲作簧"的历史真实,是对其文化意义阐释的一种有效手段。
【文章来源】:艺术学研究. 2020,(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附:本文相关演奏视频二维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经》与两周礼乐之关系[J]. 項陽. 中国文化. 2013(01)
[2]秦墨书竹筒与乐器“簧”[J]. 方建军.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8(01)
[3]口弦的科学价值[J]. 曾遂今. 音乐研究. 1987(01)
[4]口弦“话语”[J]. 曾遂今. 中国音乐. 1985(01)
[5]说簧[J]. 李纯一. 乐器. 1981(04)
[6]民族乐器口弦初探[J]. 秦序. 音乐艺术. 1981(01)
本文编号:3136326
【文章来源】:艺术学研究. 2020,(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附:本文相关演奏视频二维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经》与两周礼乐之关系[J]. 項陽. 中国文化. 2013(01)
[2]秦墨书竹筒与乐器“簧”[J]. 方建军.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8(01)
[3]口弦的科学价值[J]. 曾遂今. 音乐研究. 1987(01)
[4]口弦“话语”[J]. 曾遂今. 中国音乐. 1985(01)
[5]说簧[J]. 李纯一. 乐器. 1981(04)
[6]民族乐器口弦初探[J]. 秦序. 音乐艺术. 1981(01)
本文编号:3136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13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