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看音乐艺术之美
发布时间:2021-05-18 01:19
竹枝词原是一种民间的歌唱,有"巴歌"巴人调""巴渝竹枝"之称。它最早起源于古巴渝一带的巴人地区,后才逐渐发展到湘、鄂、渝等地区。而这些地域正是现今土家族的聚居生活之地。不言而喻,"《竹枝》是土家族先民所唱的歌谣"。《竹枝词》自唐兴起后得以流传发展,清代"改土归流"以后,随着汉文化的渗入,更是让《竹枝词》呈现出了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也出现了大量的竹枝词作品。这些作品中在描述土家族民俗风情、生产生活等画卷的同时,也再现了土家族的音乐之美。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9,39(2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清代土家族竹枝词
二、土家族竹枝词中的音乐艺术活动
(一)迎亲“打溜子”
(二)嫁女唱哭嫁歌
(三)社巴节唱摆手歌
(四)劳动生产的薅草锣鼓
(五)“挑葱会”土家儿女的情歌
三、竹枝词与土家族民间音乐中的共性美
本文编号:3192830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9,39(2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清代土家族竹枝词
二、土家族竹枝词中的音乐艺术活动
(一)迎亲“打溜子”
(二)嫁女唱哭嫁歌
(三)社巴节唱摆手歌
(四)劳动生产的薅草锣鼓
(五)“挑葱会”土家儿女的情歌
三、竹枝词与土家族民间音乐中的共性美
本文编号:3192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19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