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中国器乐曲改编的声乐作品演唱分析 ——以《渔舟唱晚》和《高山流水》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2 12:57
  中国的民族声乐发展至今,出现了许多新题材的创作,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就是在传统民族器乐曲的基础上继承、创新而改编成的声乐作品。与传统的声乐曲创作相比,此类型的改编曲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文化底蕴。本文选取了两首比较经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渔舟唱晚》和《高山流水》为例来探究分析。两首作品分别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改编理念进行创作,《渔舟唱晚》是依据我国传统古筝曲目改编而成,其声乐曲的旋律和意境塑造都基于原曲的基础上,是中国器乐曲改编声乐作品中非常经典的一首作品。《高山流水》是取材于“伯牙碎琴谢知音”的历史典故,原有古琴曲和古筝曲两个版本,两个版本都是其器乐领域的代表之作,改编的声乐作品以原器乐曲的表达意境为基础,前奏引用了古筝曲的旋律,在后面的旋律展开上大胆进行创新,是传统声乐创作手法与现代流行音乐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代表之作,作品延续了原器乐曲水墨浓郁的风格,在古风韵律的基础上加入了流行音乐元素,使得其曲调优美、刚柔并济,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笔者通过对器乐版本的演奏以及对声乐曲的演唱,对这两首器乐曲改编的声乐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和结构特点进行把握,并从咬字、气息、共鸣的运用以...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器乐曲改编声乐作品的概述及作品简介
    第一节 器乐曲改编声乐作品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器乐曲改编声乐作品的可行性
    第三节 《渔舟唱晚》与《高山流水》的简介
第二章 《渔舟唱晚》与《高山流水》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
    第一节 作品结构分析
    第二节 旋律特点分析
第三章 《渔舟唱晚》与《高山流水》的演唱技巧分析
    第一节 咬字发音分析
    第二节 气息运用分析
    第三节 共鸣运用分析
    第四节 情绪表达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声乐作品《高山流水》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探究[J]. 刘丽丽.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6(01)
[2]中国当代声乐艺术中的器乐化现象探析[J]. 赵珂.  中国音乐. 2015(03)
[3]声乐教学中气息运用的基本要求与训练方法[J]. 李华.  甘肃教育. 2013(01)
[4]再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J]. 刘辉.  中国音乐. 2006(01)
[5]论民族声乐作品《渔舟唱晚》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J]. 皮晓彩.  中国音乐. 2005(03)
[6]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J]. 吴晓菲.  音乐天地. 2005(04)
[7]河南筝派与山东筝派的艺术比较[J]. 娄银兰.  中国音乐. 2004(03)
[8]齐鲁筝派初探[J]. 邱大成.  中国音乐. 2003(01)
[9]半世筝王 一代宗师──纪念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赵玉斋先生[J]. 阎俐.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8(02)
[10]山东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析解[J]. 魏军.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8(01)

硕士论文
[1]余笃刚声乐理论成果研究[D]. 刘燕.辽宁师范大学 2011
[2]浅析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D]. 唐海燕.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60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260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5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