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竹笛协奏曲《蝴蝶梦》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7-07 13:49
  竹笛协奏曲《蝴蝶梦》是著名作曲家关乃忠1988年创作的。最初是为改良十孔笛而作,在创作手法的运用上与传统的竹笛作品有着较大的差异,较多地使用了半音阶级进、大量的复杂变化音以及频繁的转调、离调,在旋律的设计和曲式结构的布局上也十分独特,也具有一定的争议。所以,虽然这部作品创作的年代较早,但流传并不广泛。中国竹笛自冯子存先生1953年首次将其作为独奏乐器搬上音乐舞台以来,竹笛独奏艺术在这近60年间蓬勃发展,竹笛作品也层出不穷。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断交融,一些西方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被越来越多的专业作曲家用在了竹笛作品创作上。而且随着中国竹笛演奏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的竹笛演奏技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竹笛演奏和音乐表现的需要。《蝴蝶梦》以及类似的调式调性复杂,演奏技巧难度大的协奏曲作品已经越来越受到演奏家群体的青睐。本文将尝试分析《蝴蝶梦》的创作手法及其音乐内涵,并由此引申出对若干竹笛作品创作问题的思考。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蝴蝶梦》的音乐分析
    1. 第一乐章《梦蝶》分析
    2. 第二乐章《搧坟》分析
    3. 第三乐章《劈棺》分析
二、《蝴蝶梦》的演奏分析
三、关于《蝴蝶梦》的讨论与思考
    1. 关于半音阶和复杂变化音的使用问题
    2. 关于“旋律”问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牧神午后前奏曲》谈印象派音乐创作技法的改变[J]. 吴亚娟.  黄河之声. 2010(05)
[2]采用中国民间曲调的结构原则(上)——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二[J]. 郭新.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9(03)
[3]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思考[J]. 余施洁.  音乐创作. 2009(04)
[4]浅析20世纪后期琵琶音乐创作的多元性[J]. 刘婧,刘欢.  衡水学院学报. 2009(03)
[5]“大音希声”新解[J]. 庄怡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9(02)
[6]写什么·如何写·为谁写——当今中国作曲家思想焦点研究之一[J]. 宋瑾.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9(02)
[7]简述建国以来中国竹笛的发展与改良[J]. 常筝.  中国音乐. 2009(02)
[8]对中国民乐创作的思考[J]. 吉兴银.  音乐天地. 2009(04)
[9]浅析西方现代音乐与中国老庄哲学思想[J]. 杭丽华.  音乐创作. 2009(02)
[10]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评谭盾早期的音乐作品《南乡子》[J]. 李吉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9(01)

博士论文
[1]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 匡君.首都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愁空山》的竹笛艺术分析[D]. 周鑫.河南大学 2010
[2]民族器乐协奏曲创作实践研究[D]. 周婕.上海音乐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269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269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9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