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的演唱探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09:48
浪漫主义时期备受争议的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其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愈发显示出独特而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被誉为浪漫主义“怪才”的他是法国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始人,交响乐为其创作的重要领域,而声乐作品的创作同样是彰显其伟大创作成就的,声乐套曲《夏夜》在其艺术歌曲创作中尤为突出。这组套曲由六首歌曲组成,歌词选用了法国浪漫派诗人泰奥菲尔·戈蒂埃诗歌集《死神的喜剧》中的六首短诗,柏辽兹巧妙的运用了交响化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线条,使套曲拥有了丰富的乐队语言,创造性的融入了歌剧的色彩,在声乐套曲中大放异彩、别具一格。我从研一下学期开始接触这部套曲,为了能在研三毕业音乐会上演唱整部套曲,在课下对这组套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国内对此部套曲研究较少,著作及论文大部分集中在钢伴及音乐分析中,对法国歌词归韵、演唱中歌词联诵问题研究尚少,故本论文将从演唱者的角度对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的词韵和演唱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声乐演唱者提供借鉴与启迪。
【文章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声乐套曲《夏夜》的相关背景
第一节 法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柏辽兹及其艺术歌曲创作概况
第三节 声乐套曲《夏夜》的诞生
第二章 声乐套曲《夏夜》演唱中的词韵分析
第一节 演唱中的尾韵分析
第二节 演唱中的联诵归纳
第三节 掌握韵律及联诵对演唱的意义
第三章 声乐套曲《夏夜》的演唱处理
第一节 装饰音乐句的演唱处理
第二节 相同乐句、乐段的演唱处理
第三节 演唱中画面感的建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钢琴伴奏演奏分析[J]. 王晨.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8(01)
[2]柏辽兹《夏夜》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J]. 黄楠楠. 文化学刊. 2017(06)
[3]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的演唱探析[J]. 陆聚佳. 歌海. 2014(04)
[4]略论声乐表演实践中的“忠于原作”问题——以柏辽兹的声乐套曲《夏夜》(op.7)为例[J]. 朱菁. 音乐创作. 2011(05)
[5]莫扎特的经文歌《欢呼圣体》及其演唱[J]. 陈艳.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01)
[6]简介法语诗句音节的划分[J]. 夏彦国. 法语学习. 2005(01)
[7]论法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和演唱技巧[J]. 李琛.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03)
[8]夏日的情感——介绍柏辽兹的声乐套曲《夏夜》[J]. 路旦俊. 视听技术. 1998(10)
硕士论文
[1]浅析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中的“法式优雅”[D]. 陈曦.西安音乐学院 2018
[2]论柏辽兹艺术歌曲《夏夜》的演唱[D]. 杨金霞.中央音乐学院 2015
[3]诗歌音乐两相宜[D]. 杨云惠.云南艺术学院 2010
[4]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D]. 陈进.中央音乐学院 2010
[5]论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的风格与演唱[D]. 孙静.上海音乐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380889
【文章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声乐套曲《夏夜》的相关背景
第一节 法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柏辽兹及其艺术歌曲创作概况
第三节 声乐套曲《夏夜》的诞生
第二章 声乐套曲《夏夜》演唱中的词韵分析
第一节 演唱中的尾韵分析
第二节 演唱中的联诵归纳
第三节 掌握韵律及联诵对演唱的意义
第三章 声乐套曲《夏夜》的演唱处理
第一节 装饰音乐句的演唱处理
第二节 相同乐句、乐段的演唱处理
第三节 演唱中画面感的建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钢琴伴奏演奏分析[J]. 王晨.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8(01)
[2]柏辽兹《夏夜》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J]. 黄楠楠. 文化学刊. 2017(06)
[3]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的演唱探析[J]. 陆聚佳. 歌海. 2014(04)
[4]略论声乐表演实践中的“忠于原作”问题——以柏辽兹的声乐套曲《夏夜》(op.7)为例[J]. 朱菁. 音乐创作. 2011(05)
[5]莫扎特的经文歌《欢呼圣体》及其演唱[J]. 陈艳.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01)
[6]简介法语诗句音节的划分[J]. 夏彦国. 法语学习. 2005(01)
[7]论法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和演唱技巧[J]. 李琛.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03)
[8]夏日的情感——介绍柏辽兹的声乐套曲《夏夜》[J]. 路旦俊. 视听技术. 1998(10)
硕士论文
[1]浅析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中的“法式优雅”[D]. 陈曦.西安音乐学院 2018
[2]论柏辽兹艺术歌曲《夏夜》的演唱[D]. 杨金霞.中央音乐学院 2015
[3]诗歌音乐两相宜[D]. 杨云惠.云南艺术学院 2010
[4]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D]. 陈进.中央音乐学院 2010
[5]论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的风格与演唱[D]. 孙静.上海音乐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380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38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