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伊桑管弦乐作品《礼乐》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09:16
1966年尹伊桑凭借管弦乐作品《礼乐》(Reak)首次获得了国际声誉,他的主要音作曲技法及阴阳哲学理论也因此受到了国际乐坛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尹伊桑阴阳哲学理论和主要音作曲技法阐述和理解,尽可能以创作思维的角度研究作品中的作曲技法,还原作品的创作过程。本文共分为三章及结语,第一章为引言,对尹伊桑的“阴阳”观念和“主要音”作曲技法作以简要的介绍;第二章为结构分析,对这部作品的整体结构及次级结构进行分析;第三章为“阴阳”创作观念在《礼乐》中的体现,在音高,音色,力度,节奏,演奏法等方面以“阴阳”的角度进行归纳、总结出尹伊桑的创作特点。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阴阳”哲学在尹伊桑作品中的影响
二、“主要音”作曲技法
第二章 《礼乐》的曲式结构
一、第一部分“起”
二、第二部分“承”
三、第三部分“转”
四、第四部分“合”
第三章 “阴阳”观念的体现
第一节 音高逻辑中“阴阳”观念的体现
一、“阴”与“阳”的平衡
二、“主要音响”的阴阳体现
第二节 音色布局中“阴阳”观念的体现
一、宏观上的体现
二、微观上的体现
第三节 其他音乐要素中“阴阳”观念的体现
一、力度中“阴阳”观念的体现
二、演奏法中的“阴阳”体现
三.节奏中的“阴阳”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潮音乐”之路混生何以涅磐——由秦文琛唢呐协奏曲《唤凤》之单音技法与“整体结构节奏”的折返而引申[J]. 孙慧. 中国音乐. 2009(04)
[2]尹伊桑作品中的反和声手法(下)——《大提琴协奏曲》(1976)简析[J]. 罗新民.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03)
[3]《五月的圣途》的单个音表述和节奏技术[J]. 李吉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02)
[4]尹伊桑作品中的反和声手法(上)——《大提琴协奏曲》(1976)简析[J]. 罗新民.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02)
[5]主要音透视——尹伊桑音乐创作的观念与技法研究[J]. 罗新民.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7(01)
[6]尹伊桑先生论音乐创作[J]. 朱劭武. 音乐艺术. 1987(02)
本文编号:3457099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阴阳”哲学在尹伊桑作品中的影响
二、“主要音”作曲技法
第二章 《礼乐》的曲式结构
一、第一部分“起”
二、第二部分“承”
三、第三部分“转”
四、第四部分“合”
第三章 “阴阳”观念的体现
第一节 音高逻辑中“阴阳”观念的体现
一、“阴”与“阳”的平衡
二、“主要音响”的阴阳体现
第二节 音色布局中“阴阳”观念的体现
一、宏观上的体现
二、微观上的体现
第三节 其他音乐要素中“阴阳”观念的体现
一、力度中“阴阳”观念的体现
二、演奏法中的“阴阳”体现
三.节奏中的“阴阳”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潮音乐”之路混生何以涅磐——由秦文琛唢呐协奏曲《唤凤》之单音技法与“整体结构节奏”的折返而引申[J]. 孙慧. 中国音乐. 2009(04)
[2]尹伊桑作品中的反和声手法(下)——《大提琴协奏曲》(1976)简析[J]. 罗新民.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03)
[3]《五月的圣途》的单个音表述和节奏技术[J]. 李吉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02)
[4]尹伊桑作品中的反和声手法(上)——《大提琴协奏曲》(1976)简析[J]. 罗新民.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02)
[5]主要音透视——尹伊桑音乐创作的观念与技法研究[J]. 罗新民.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7(01)
[6]尹伊桑先生论音乐创作[J]. 朱劭武. 音乐艺术. 1987(02)
本文编号:3457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457099.html